"客心凛凛怯寒冰":客居他乡的人心中凛冽恐惧,害怕这寒冷的冰,
"拥褐无言夜漏深":裹着粗布衣服默默无言,夜间的漏壶滴水声显得格外漫长。
"河伯似知归意速":河神似乎知道我归心似箭,
"风号西北故相禁":西北风呼啸着,好像故意阻拦我归去。
"春来归梦剧飞凫":春天到来,归乡的梦像飞凫一样急切,
"夜半流澌拥舳舻":半夜时分,流动的冰块簇拥着船只。
"似胜去年彭蠡口":这情景似乎比去年在彭蠡口看到的还要好,
"雪封庐岳浪翻湖":雪花封住了庐山,湖水波浪翻滚。
"朝来县令借长船":早晨县令借来了长船,
"仍遣千夫上下牵":还派遣上千人上下拉船。
"不惜琼瑶分众手":不惜将这如美玉般的冰片分给大家,
"贪看雪片满河壖":贪恋地看着雪片布满河岸。
"轻纨破碎佩环流":轻薄的丝绸破碎,像佩环一样在水中流动,
"颠倒锵鸣乱触舟":冰块颠倒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杂乱地触碰着船只。
"解绋投篙曾不顾":解开绳索、扔掉船篙也毫不在乎,
"不知何处拥汀洲":不知道冰块会堆积在哪个汀洲。
北宋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辙(1039~1112),北宋散文家。字子由,一字同叔,号东轩长老,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历任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苏辙与父洵、兄轼合称“三苏”,名列“唐宋八大家”。文学成就主要在散文创作,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淡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不可没”。工古文,尤擅议论。其诗亦类其文,不事驰骋,笔意老练,于平稳中时见浑凝,自然朴实,闲淡高雅。苏辙还有不少咏景、咏物、题画的诗,大多寄托人生感慨。晚年写有不少闲适诗,其中一些诗也表现出对朝政的不满。代表作品有《进策》《进论》《历代论》等。有《栾城集》。
1. 分段赏析
第一首:“客心凛凛怯寒冰,拥褐无言夜漏深。河伯似知归意速,风号西北故相禁”诗人开篇就表明自己客居异地,心中对寒冰充满畏惧,裹着粗布衣服,在夜深人静时默默无言。后两句运用拟人手法,想象河伯知晓自己归心似箭,故意让西北风呼啸,阻挡自己前行。此首诗生动地展现了诗人面对寒冰阻碍归程时的无奈与畏惧。第二首:“春来归梦剧飞凫,夜半流澌拥舳舻。似胜去年彭蠡口,雪封庐岳浪翻湖”春天来了,诗人归梦急切如飞凫。半夜时分,流澌(解冻的冰块)簇拥着船只。诗人将此景与去年在彭蠡口所经历的雪封庐岳、浪翻湖的情景对比,突出此次归途中河冰解冻景象的特别,表达出归途中既期待又担忧的复杂心情。第三首:“朝来县令借长船,仍遣千夫上下牵。不惜琼瑶分众手,贪看雪片满河壖”清晨县令借来了长船,还派遣众多人上下牵船。人们不在意把冰块(琼瑶)分到众人手中,只是贪看河岸上满是雪片的景象。此首描绘出一幅众人参与搬运冰块、雪片满岸的热闹场景,展现出诗人对此新奇场景的兴致。第四首:“轻纨破碎佩环流,颠倒锵鸣乱触舟。解绋投篙曾不顾,不知何处拥汀洲”河冰破碎,如同轻纨破裂,又似玉佩环流,相互颠倒碰撞,发出锵鸣声,不断触碰着船只。船夫解开缆绳、扔掉船篙,全然不顾,而这些破碎的河冰不知最终会拥向何处的汀洲。此首细腻地刻画了河冰破碎时的动态和声音,表达了诗人对河冰变化的惊叹。
上一篇:宋·苏辙《过九华山》
下一篇:宋·苏辙《次韵和人丰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