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嚼花须味亦长":细细咀嚼茶花的花蕊,味道悠长,
"新芽一粟叶间藏":那新长出来的芽儿像一粒粟米隐藏在叶片之间。
"稍经腊雪侵肌瘦":稍微经过腊月冰雪的侵袭,枝干显得清瘦,
"旋得春雷发地狂":很快春雷响起,便在大地上蓬勃生长。
"开落空山谁比数":在空寂的山间绽放又凋零,无人比较品评,
"烝烹来岁最先尝":来年采下它蒸煮泡茶可以最先品尝。
"枝枯叶硬天真在":即使枝叶枯黄,枝干坚硬,它的天然本性依然存在,
"踏遍牛羊未改香":哪怕牛羊踏过也不会改变它的香气。
北宋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辙(1039~1112),北宋散文家。字子由,一字同叔,号东轩长老,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历任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苏辙与父洵、兄轼合称“三苏”,名列“唐宋八大家”。文学成就主要在散文创作,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淡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不可没”。工古文,尤擅议论。其诗亦类其文,不事驰骋,笔意老练,于平稳中时见浑凝,自然朴实,闲淡高雅。苏辙还有不少咏景、咏物、题画的诗,大多寄托人生感慨。晚年写有不少闲适诗,其中一些诗也表现出对朝政的不满。代表作品有《进策》《进论》《历代论》等。有《栾城集》。
1. 分段赏析
首联“细嚼花须味亦长,新芽一粟叶间藏”,诗人细致入微地观察茶花,“细嚼花须”表现出对茶花品味的独特视角,觉得其味悠长,“新芽一粟叶间藏”描绘出茶花新芽如粟米般藏于叶间,展现出茶花新生的生机与萌态。颔联“稍经腊雪侵肌瘦,旋得春雷发地狂”,运用对比的手法,写茶花经历腊雪侵袭后枝干清瘦,却在春雷响起后迅速蓬勃生长,“侵肌瘦”突出腊雪对茶花的磨炼,“发地狂”则彰显其在春日的旺盛生命力,体现出茶花坚韧不屈的品性。颈联“开落空山谁比数,烝烹来岁最先尝”,表明茶花在空山中独自开放又凋零,无人赏识,然而来年它却能最先供人采摘烹茶,突出茶花默默奉献、不图声名的特质。尾联“枝枯叶硬天真在,踏遍牛羊未改香”,即使枝叶干枯、质地坚硬,茶花的天然本性依然存在,即便被牛羊践踏,其香气依旧不改,进一步强调茶花坚守自我、品性高洁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