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收积雨":新春时节,连绵的积雨终于停歇,
"明月澹微云":明月在淡淡的云层中若隐若现。
"照水疏灯出":月光照在水面上,稀疏的灯光闪烁而出,
"因风远乐闻":风送来远处的乐声,依稀可闻。
"天涯仍有节":虽然身在天涯,但依然能感受到节日的氛围,
"人事竟何分":然而人世间的事情却让人感到困惑和无奈。
"卖酒真拘束":卖酒的地方让人感到拘束,
"何时一醉醺":什么时候才能真正畅快地一醉方休呢?
北宋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辙(1039~1112),北宋散文家。字子由,一字同叔,号东轩长老,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历任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苏辙与父洵、兄轼合称“三苏”,名列“唐宋八大家”。文学成就主要在散文创作,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淡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不可没”。工古文,尤擅议论。其诗亦类其文,不事驰骋,笔意老练,于平稳中时见浑凝,自然朴实,闲淡高雅。苏辙还有不少咏景、咏物、题画的诗,大多寄托人生感慨。晚年写有不少闲适诗,其中一些诗也表现出对朝政的不满。代表作品有《进策》《进论》《历代论》等。有《栾城集》。
1.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新春收积雨,明月澹微云。照水疏灯出,因风远乐闻。”诗人通过对新春、明月、微云、疏灯等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孤独的氛围,借此表达内心的孤独与感慨。对比:诗中将节日的热闹与诗人内心的孤独形成对比,“照水疏灯出,因风远乐闻”,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情感。
2. 分段赏析
首联:“新春收积雨,明月澹微云。”诗人描绘了新春时节雨后初晴的景象,明月在淡淡的云层中若隐若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冷的氛围。颔联:“照水疏灯出,因风远乐闻。”诗人进一步描写夜晚的景色,稀疏的灯光倒映在水中,远处的乐声随风传来,增添了诗意的氛围。颈联:“天涯仍有节,人事竟何分。”诗人感慨即使身处天涯,仍有节日的氛围,但人生百态却难以捉摸,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尾联:“卖酒真拘束,何时一醉醺。”诗人以幽默的语气表达了对世俗束缚的不满,希望能摆脱拘束,畅饮一场,体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
上一篇:宋·苏辙《次韵子瞻杜介供奉送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