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仅能消膈热":小雪节气微弱的寒意,仅能驱散胸中的烦热,
"苦寒偏解恼衰翁":严寒反倒化解了老翁的愁闷。
"年丰谁使百物贵":丰收之年为何物价反常高涨,
"心净要令万事空":唯有心境澄明,才能看透万事的虚妄。
"老去禅功深自觉":年老后修禅渐深,方知佛法精妙,
"生来滞运与人同":与世人一样,一生困顿的命运难以摆脱。
"闲中未断生灵念":闲居时仍不忘关怀众生疾苦,
"清夜焚香处处通":清夜焚香祈祷,愿善意通达天地。
北宋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辙(1039~1112),北宋散文家。字子由,一字同叔,号东轩长老,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历任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苏辙与父洵、兄轼合称“三苏”,名列“唐宋八大家”。文学成就主要在散文创作,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淡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不可没”。工古文,尤擅议论。其诗亦类其文,不事驰骋,笔意老练,于平稳中时见浑凝,自然朴实,闲淡高雅。苏辙还有不少咏景、咏物、题画的诗,大多寄托人生感慨。晚年写有不少闲适诗,其中一些诗也表现出对朝政的不满。代表作品有《进策》《进论》《历代论》等。有《栾城集》。
1. 分段赏析
首联:“小雪仅能消膈热,苦寒偏解恼衰翁。”诗人描绘了小雪的寒冷能够缓解内心的燥热,但同时也给年老体弱的自己带来了烦恼。这里的“消膈热”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烦闷,而“苦寒”则象征着生活的艰难。颔联:“年丰谁使百物贵,心净要令万事空。”诗人对丰收的年景却物价昂贵的现象表示疑惑,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不满。同时,诗人追求内心的宁静,希望通过心灵的净化来摆脱世俗的纷扰。颈联:“老去禅功深自觉,生来滞运与人同。”诗人表达了对衰老的坦然接受,通过禅修来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同时,诗人认识到命运的不可抗拒,与他人有着相似的遭遇。尾联:“闲中未断生灵念,清夜焚香处处通。”诗人表达了对民生的关怀,即使在闲暇之余,仍然心系百姓。诗人在宁静的夜晚焚香祈祷,希望自己的愿望能够传达给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