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iǎo
xuě

朝代:宋作者:苏辙浏览量:1
xiǎo
xuě
jǐn
néng
xiāo
hán
piān
jiě
nǎo
shuāi
wēng
nián
fēng
shuí
shǐ
使
bǎi
guì
xīn
jìng
yào
lìng
wàn
shì
kōng
lǎo
chán
gōng
shēn
jué
shēng
lái
zhì
yùn
rén
tóng
xián
zhōng
wèi
duàn
shēng
líng
niàn
qīng
fén
xiāng
chù
chù
tōng

译文

小雪节气微弱的寒意,仅能驱散胸中的烦热,严寒反倒化解了老翁的愁闷。丰收之年为何物价反常高涨,唯有心境澄明,才能看透万事的虚妄。年老后修禅渐深,方知佛法精妙,与世人一样,一生困顿的命运难以摆脱。闲居时仍不忘关怀众生疾苦,清夜焚香祈祷,愿善意通达天地。

逐句剖析

"小雪仅能消膈热":小雪节气微弱的寒意,仅能驱散胸中的烦热,

"苦寒偏解恼衰翁":严寒反倒化解了老翁的愁闷。

"年丰谁使百物贵":丰收之年为何物价反常高涨,

"心净要令万事空":唯有心境澄明,才能看透万事的虚妄。

"老去禅功深自觉":年老后修禅渐深,方知佛法精妙,

"生来滞运与人同":与世人一样,一生困顿的命运难以摆脱。

"闲中未断生灵念":闲居时仍不忘关怀众生疾苦,

"清夜焚香处处通":清夜焚香祈祷,愿善意通达天地。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小雪》是北宋文学家苏辙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首联通过小雪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苦寒之感的理解,以及对生活中困境和烦恼的领悟。颔联表达了诗人对丰收和富足的渴望,同时暗示了对内心净化的追求。颈联表达了诗人对禅修功夫的重视,以及对人生困境的深刻认识。尾联抒发了诗人对闲暇时刻的利用和心灵通达的向往。这首诗通过对小雪景象的描绘,抒发了对生活和修行的思考和感悟。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借以表达对人生的理解和追求,同时表达了对禅修和内心净化的重视。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辙(1039~1112),北宋散文家。字子由,一字同叔,号东轩长老,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历任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苏辙与父洵、兄轼合称“三苏”,名列“唐宋八大家”。文学成就主要在散文创作,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淡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不可没”。工古文,尤擅议论。其诗亦类其文,不事驰骋,笔意老练,于平稳中时见浑凝,自然朴实,闲淡高雅。苏辙还有不少咏景、咏物、题画的诗,大多寄托人生感慨。晚年写有不少闲适诗,其中一些诗也表现出对朝政的不满。代表作品有《进策》《进论》《历代论》等。有《栾城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小雪仅能消膈热,苦寒偏解恼衰翁。”诗人描绘了小雪的寒冷能够缓解内心的燥热,但同时也给年老体弱的自己带来了烦恼。这里的“消膈热”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烦闷,而“苦寒”则象征着生活的艰难。颔联:“年丰谁使百物贵,心净要令万事空。”诗人对丰收的年景却物价昂贵的现象表示疑惑,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不满。同时,诗人追求内心的宁静,希望通过心灵的净化来摆脱世俗的纷扰。颈联:“老去禅功深自觉,生来滞运与人同。”诗人表达了对衰老的坦然接受,通过禅修来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同时,诗人认识到命运的不可抗拒,与他人有着相似的遭遇。尾联:“闲中未断生灵念,清夜焚香处处通。”诗人表达了对民生的关怀,即使在闲暇之余,仍然心系百姓。诗人在宁静的夜晚焚香祈祷,希望自己的愿望能够传达给上天。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苏辙《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十三神水馆寄子瞻兄四绝》

下一篇:宋·苏辙《次韵子瞻临皋新葺南堂五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