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ùn
máo
jūn
yóu
chén
shì
yuán

朝代:宋作者:苏辙浏览量:1
zēng
zhù
yuán
tíng
cǎo
xīn
sǔn
huā
fēng
yuàn
pín
pín
yún
dāng
yíng
chū
shǔ
sháo
yào
yóu
kān
sòng
wǎn
chūn
chū
chéng
réng
yǒu
bàn
xié
jiè
cǎo
gèng
xún
guī
xuān
yǒu
zhī
shuí
jiàn
dào
shàng
cóng
héng
mǎn
zuì
rén

译文

新增筑造的园亭新栽了很多的草木,伤心风雨频频吹打,使很多花儿凋零。竹子好像是想要迎接初夏的到来,芍药花好像还在相送晚春归去。傍晚时分出城,路上还有路人相伴同行,带着酒壶,坐在草地上尽情地喝酒,不知喝了多少轮。从园里回来的时候,心中的欢喜谁又能理解知晓,路上到处都喝酒喝醉而归家的人。

逐句剖析

"增筑园亭草木新":新增筑造的园亭新栽了很多的草木,

"损花风雨怨频频":伤心风雨频频吹打,使很多花儿凋零。

# 频频:屡次,连续不断。

"筼筜似欲迎初暑":竹子好像是想要迎接初夏的到来,

# 筼筜:一种皮薄、节长而竿高的生长在水边的大竹子。

"芍药犹堪送晚春":芍药花好像还在相送晚春归去。

"薄暮出城仍有伴":傍晚时分出城,路上还有路人相伴同行,

# 薄暮:傍晚,太阳快落山的时候。

"携壶藉草更无巡":带着酒壶,坐在草地上尽情地喝酒,不知喝了多少轮。

"归轩有喜知谁见":从园里回来的时候,心中的欢喜谁又能理解知晓,

"道上从横满醉人":路上到处都喝酒喝醉而归家的人。

# 醉人:喝醉酒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次韵毛君游陈氏园》是北宋文学家苏辙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以暮春时节的陈氏园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园中生机盎然的景色,以及诗人与友人游园、饮酒作乐的情景。诗中运用拟人化手法,如“筼筜似欲迎初暑,芍药犹堪送晚春”,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情感,生动地描绘出春末夏初的景象。同时,诗人通过对风雨摧残的落花与生机勃勃的竹木的对比,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随缘自适的生活态度。全诗结构清晰,首联点明游园背景,颔联描写园中景色,颈联展现游园之乐,尾联以归途中的所见所感收尾,体现了诗人的豁达与乐观。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苏辙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更体现了他在逆境中保持的乐观与豁达。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辙(1039~1112),北宋散文家。字子由,一字同叔,号东轩长老,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历任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苏辙与父洵、兄轼合称“三苏”,名列“唐宋八大家”。文学成就主要在散文创作,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淡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不可没”。工古文,尤擅议论。其诗亦类其文,不事驰骋,笔意老练,于平稳中时见浑凝,自然朴实,闲淡高雅。苏辙还有不少咏景、咏物、题画的诗,大多寄托人生感慨。晚年写有不少闲适诗,其中一些诗也表现出对朝政的不满。代表作品有《进策》《进论》《历代论》等。有《栾城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首诗以游园为题材的七言律诗,通过对园亭景色的描写,展现了初夏时节的自然之美。诗人描绘了风雨过后花草的生机、筼筜(竹子)迎接初暑的姿态以及芍药送别晚春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新宜人的氛围。诗中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还通过与友人同游、饮酒作乐的情节,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

2. 写作手法

拟人:“筼筜似欲迎初暑,芍药犹堪送晚春”,诗人将筼筜竹和芍药花人格化,赋予它们迎接初暑和挽留晚春的情感,生动地描绘出植物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感受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借景抒情:通过对风雨摧残的落花、筼筜迎暑、芍药送春等景物的描写,诗人巧妙地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自然景色之中,既展现了暮春时节的生机,又传达了随缘自适的生活态度和对友情的珍视。

3. 分段赏析

首联:“增筑园亭草木新,损花风雨怨频频。”首句点明游园的契机,陈氏新筑的园亭草木繁茂,焕然一新,主人希望与友人分享这份喜悦。然而,次句提到近来风雨不断,园中花朵凋零,令人惋惜。诗人通过这种对比,既展现了园亭的新貌,又暗示了自然的无常,为全诗奠定了既欣喜又略带惆怅的情感基调。颔联:“筼筜似欲迎初暑,芍药犹堪送晚春。”诗人并未沉溺于落花的愁怨,而是将目光转向园中的其他植物。筼筜竹在风雨中依然挺拔,似乎在迎接初夏的到来;芍药花虽至暮春,依然盛开,仿佛在挽留春天。此联通过对竹子和芍药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季节的流转,传达出一种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体现出诗人旷达的心境。颈联:“薄暮出城仍有伴,携壶藉草更无巡。”诗人与友人在傍晚时分出城游玩,带着酒壶,在草地上随意而坐,畅饮作乐。此联描绘了与友人同游的欢乐场景,展现了诗人随缘自适的生活态度。尽管人生有诸多不如意,但诗人依然能够在自然与友情中找到乐趣。尾联:“归轩有喜知谁见,道上从横满醉人。”归途中,诗人看到路上已有不少醉酒之人,这种场景反而增添了诗人的喜悦。尾联以幽默的笔触收尾,进一步体现了诗人在面对挫折时的乐观与洒脱,展现了其旷达的胸襟和顺其自然的生活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苏辙《和鲜于子骏益昌官舍八咏其五山斋》

下一篇:宋·苏辙《赠司空张公安道挽词三首其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