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甫惊蛰":新春刚到惊蛰时节,
"草木犹未知":草木还未感知春的讯息。
"高人静无事":我闲来无事,
"颇怪春来迟":很是责怪春天来得迟缓。
"肩舆出东郊":乘坐肩舆前往东郊,
"轻裘试朝曦":身着轻裘感受早晨的阳光。
"百草招生意":百草萌生出蓬勃的生机,
# 招:旧注:四库本作抱。
"乔松解寒姿":高大的松树褪去寒冬的姿态。
"尺书招友生":写了书信邀请友人,
"冠盖溢通逵":道路上满是前往的车辆。
"人生瞬息间":人生短暂瞬息之间,
"幸此休暇时":庆幸有这闲暇的时光。
"浊酒瀹浮蚁":浊酒中浮动着泡沫,
"嘉蔬荐柔荑":新鲜的蔬菜献上嫩苗。
"春来莫嫌早":春天来了不要嫌太早,
"春去恐莫追":春天离去恐怕难以追回。
"公卿多王事":公卿大多忙于国事,
"田野遂我私":田园间能遂我闲适心意。
"松筠自拥蔽":松树和竹子环绕遮蔽,
"里巷得游嬉":在里巷中得以游玩嬉戏。
"邻家并侯伯":邻家是侯伯之家,
"朱门掩芳菲":朱门紧闭掩住芳菲景色。
"畦花被锦绣":花圃里的花朵好似披上锦绣一样,
"庭桧森旌旗":庭院中的桧树如旌旗整齐。
"华堂绚金碧":华丽的厅堂金碧辉煌,
"叠观凝烟霏":重叠的亭台凝聚着烟霞。
"仿佛象宫禁":仿佛像宫廷一般,
"萧条远喧卑":萧条清幽远离喧嚣低俗。
"徐行日一至":每天慢慢走来一次,
"何异己有之":就如同自己拥有一样。
"都城闭门早":都城关门时间早,
"众客纷将归":众多客人纷纷将要回去。
"垂杨返照下":垂杨在夕阳映照下,
"归骑红尘飞":归去的马匹扬起红尘。
"但卜永日欢":只求白天尽情欢乐,
"未与清夜期":并未期待清夜的相聚。
"人散众嚣绝":众人散去喧嚣断绝,
"庭光星斗垂":庭院中星光点点垂下。
# 光:旧注:明蜀本作空。
"安眠万物外":在万物之外安然入眠,
"高世良在兹":出尘离世的所在就在这里。
北宋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辙(1039~1112),北宋散文家。字子由,一字同叔,号东轩长老,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历任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苏辙与父洵、兄轼合称“三苏”,名列“唐宋八大家”。文学成就主要在散文创作,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淡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不可没”。工古文,尤擅议论。其诗亦类其文,不事驰骋,笔意老练,于平稳中时见浑凝,自然朴实,闲淡高雅。苏辙还有不少咏景、咏物、题画的诗,大多寄托人生感慨。晚年写有不少闲适诗,其中一些诗也表现出对朝政的不满。代表作品有《进策》《进论》《历代论》等。有《栾城集》。
1. 分段赏析
“新春甫惊蛰”至“乔松解寒姿”,诗的开篇点明时间是惊蛰时节,此时草木尚未察觉到春天的到来。“高人静无事,颇怪春来迟”,以“高人”自居的诗人,静居无事,埋怨春天来得迟缓。接着,诗人乘坐肩舆前往东郊,身着轻裘,感受着早晨的阳光。“百草招生意,乔松解寒姿”,描绘出百草开始萌发生机,乔木也逐渐摆脱寒冬姿态的景象,细腻地展现了早春的气息,为后文描写东园景色做了铺垫。“尺书招友生”至“田野遂我私”,诗人写信邀请友人一同出游,一时间,道路上满是前往东园的车辆,热闹非凡。诗人感慨人生短暂,能有这样的闲暇时光游玩实属幸运。他们在园中饮用浊酒,品尝新鲜的蔬菜,享受着春日的美好。“春来莫嫌早,春去恐莫追”,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珍惜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公卿多王事,田野遂我私”,将官场的繁忙与田园的闲适进行对比,体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个人闲适时光的珍视。“松筠自拥蔽”至“萧条远喧卑”,这几句描写了东园及其周边的景色。东园里松竹环绕,遮蔽了外界的喧嚣,诗人和友人在里巷中尽情游玩。邻家是侯伯之家,朱门紧闭,里面的花草芳菲无人欣赏。东园中的花圃里,花朵如锦绣般绚烂,庭院中的桧树像旌旗一样整齐排列。华丽的厅堂金碧辉煌,重叠的亭台楼阁笼罩在烟雾之中,宛如宫廷一般,显得格外清幽,远离了尘世的喧嚣和低俗。“徐行日一至”至“未与清夜期”,诗人觉得自己每天都能来这里慢慢游玩,就好像这园子是自己的一样。然而,都城闭门时间早,随着夜幕降临,客人们纷纷踏上归途。在垂杨的余晖映照下,归骑扬起阵阵红尘。诗人只希望能尽情享受白天的欢乐,并未考虑到夜晚的离别,流露出对当下美好时光的沉醉和留恋。“人散众嚣绝”至结尾,客人散去后,喧嚣声消失,庭院中只剩下星光闪烁。诗人在这宁静的氛围中,仿佛超脱于万物之外,感受到了一种高尚的境界。“安眠万物外,高世良在兹”,表达了诗人希望能远离尘世喧嚣,在宁静中寻求内心的安宁和高尚的人生态度。
上一篇:宋·苏辙《张安道生日二首其一》
下一篇:宋·苏辙《上元前雪三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