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治隆三世":太皇太后在宫廷内治理有方,使三代君王都能昌盛,
"尊临极九年":她尊贵地君临天下长达九年。
"神孙克负荷":她的子孙能够承担重任,
"大业付安全":将伟大的事业安稳地传承下去。
"有道华夷靖":她以道德治理国家,使得华夏和外夷都安宁平静,
"无心怨恶悛":她没有私心,让怨恨和恶念都得以消除。
"和熹盛东汉":她的功绩可以和东汉的和熹太后相比,
"从此不称贤":从今以后,人们不会再称赞其他贤能的女性。
北宋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辙(1039~1112),北宋散文家。字子由,一字同叔,号东轩长老,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历任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苏辙与父洵、兄轼合称“三苏”,名列“唐宋八大家”。文学成就主要在散文创作,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淡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不可没”。工古文,尤擅议论。其诗亦类其文,不事驰骋,笔意老练,于平稳中时见浑凝,自然朴实,闲淡高雅。苏辙还有不少咏景、咏物、题画的诗,大多寄托人生感慨。晚年写有不少闲适诗,其中一些诗也表现出对朝政的不满。代表作品有《进策》《进论》《历代论》等。有《栾城集》。
1. 分段赏析
首联:“内治隆三世,尊临极九年。”诗人开篇便强调了太皇太后在家族传承和国家治理中的重要地位。她不仅在家族中延续了三世的优良传统,更在国家中以极高的威望和智慧治理了九年。颔联:“神孙克负荷,大业付安全。”描绘了太皇太后的孙子(即神孙)能够承担起国家的重任,太皇太后将国家的大业安全地交付给了他。颈联:“有道华夷靖,无心怨恶悛。”诗人通过“有道”二字,赞美了太皇太后的治理之道,使得国内外都达到了和谐稳定的状态。同时,太皇太后没有私心,使得怨恨和恶念都得以消除。尾联:“和熹盛东汉,从此不称贤。”诗人将太皇太后与东汉时期的和熹皇后相比,认为太皇太后的功绩和品德超越了和熹皇后,从此无人再敢称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