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寒坏我千竿绿":去年的严寒损坏了我不少的翠竹,
"好雨还催众笋长":但今年一场春雨,催发了无数的新笋苗壮生长。
"痛饮虽无嵇阮客":在这竹林之下虽无崧康、院籍那样贤士前来作陪,
# 嵇阮客:指竹林七贤稀康与阮籍等人。
"瓢尊一试午阴凉":但在阴凉之下小的不也十分快乐吗。
# 瓢尊:饮酒器具。
北宋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辙(1039~1112),北宋散文家。字子由,一字同叔,号东轩长老,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历任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苏辙与父洵、兄轼合称“三苏”,名列“唐宋八大家”。文学成就主要在散文创作,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淡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不可没”。工古文,尤擅议论。其诗亦类其文,不事驰骋,笔意老练,于平稳中时见浑凝,自然朴实,闲淡高雅。苏辙还有不少咏景、咏物、题画的诗,大多寄托人生感慨。晚年写有不少闲适诗,其中一些诗也表现出对朝政的不满。代表作品有《进策》《进论》《历代论》等。有《栾城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写寒冷摧折了青竹,而及时雨又催生出茁壮的新笋,诗人独坐竹下,以酒自酌享受林间清凉等大雨过后竹林的景象,表达了对竹子顽强生命力的赞赏,以及闲适自得的生活情趣。
2. 分段赏析
“苦寒坏我千竿绿”一句,写尽冬春交替时竹林的劫数。“坏”字直戳痛点——曾经葱茏的千竿翠竹,竟被苦寒摧折得七零八落,诗人望着凋零的竹枝,藏不住心疼。“好雨还催众笋长”紧接转折,“好雨”如及时恩人,“催”字极妙:雨丝落下,泥土松动,沉睡的笋芽被唤醒,争着往上窜。“还”字藏着惊喜,寒冷毁了旧竹,雨水却催生新笋,自然的力量总在绝望处埋下希望。“痛饮虽无嵇阮客”转写人事,用“嵇阮”(嵇康、阮籍)两位爱酒的魏晋名士作比,遗憾此刻没有老友围坐,共饮解闷。“虽无”二字带点怅然,却未沉湎低落。“瓢尊一试午阴凉”收束得轻盈:“瓢尊”不过是普通酒器,“试”字却有滋味——端起瓢舀酒,坐在雨后竹影里,任清凉漫过身心。没有雅客又如何?独对阴凉,倒也能品出几分自在。全诗从“坏竹”的遗憾,到“催笋”的生机,再到“无客”的怅惘,最终落于“试凉”的释然,像一场雨洗过的竹林,既有凋零的疼,更有生长的甜,藏着生活里“失意处见生机”的智慧。
上一篇:宋·苏辙《同陈述古舍人观芍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