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水沄沄入禁城":淇水滔滔奔涌流入都城,
# 禁城:宫城(围绕帝王或侯国宫室院落的城垣)。此似乎只能指古都朝歌。,沄沄:水流汹涌貌。
"城楼中断过深清":城楼从中断开,水流格外清澈。
"空郊南数牛羊下":向南眺望空旷郊野,数着牛羊缓缓归圈,
"落日回瞻观阙明":回首只见落日余晖中,宫殿楼阁一片明亮。
# 阙:皇宫前边的楼台,这里隐指朝廷。
"岁月逼人行老大":岁月紧迫催人渐老,
# 行老大:将年老。
"江湖发兴感平生":面对江湖旷远之景,触发了心中感慨,不禁回顾起自己这一生的际遇。
# 感平生:对一生颇有感触。,江湖发兴:四方各地发生兴起之事物。发兴,发生,兴起。
"画舫早晚笼新屋":新造的彩船早晚都将覆盖上华丽的船篷。
# 画舫:装饰华美专供游人乘坐的船。
"慰意来看水面平":最让我感到宽慰的,是眼前这一片平静无波的水面。
# 慰意:使自己心里得到安慰。
北宋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辙(1039~1112),北宋散文家。字子由,一字同叔,号东轩长老,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历任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苏辙与父洵、兄轼合称“三苏”,名列“唐宋八大家”。文学成就主要在散文创作,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淡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不可没”。工古文,尤擅议论。其诗亦类其文,不事驰骋,笔意老练,于平稳中时见浑凝,自然朴实,闲淡高雅。苏辙还有不少咏景、咏物、题画的诗,大多寄托人生感慨。晚年写有不少闲适诗,其中一些诗也表现出对朝政的不满。代表作品有《进策》《进论》《历代论》等。有《栾城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写景抒情诗。通过描写淇水、水关、郊野牛羊、落日宫阙等景象,描绘了水关的壮阔及周边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体现了时光的流逝和人生境遇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状态的感悟、对时光与人生的思索以及超脱现实的淡然心境。
2. 分段赏析
首联“淇水沄沄入禁城,城楼中断过深清”开篇写淇水滔滔流入都城,水关城楼中间断开,清澈的河水从中穿过。“沄沄”描绘水流的奔涌,“深清”突出河水的澄净,短短两句勾勒出水关的开阔景象,为全诗奠定了苍茫壮阔的基调。颔联“空郊南数牛羊下,落日回瞻观阙明”转向郊野景色,向南望去,空旷的原野上牛羊正缓缓归圈;回头看见落日余晖中,宫殿楼阁闪烁着明亮的光芒。“数牛羊”的细节透着田园的宁静,“观阙明”则以壮丽的建筑展现都城的威严,一静一动间,隐含着诗人对时光流逝的细微感慨。颈联“岁月逼人行老大,江湖发兴感平生”直接抒发人生感慨,岁月紧迫,催人渐老,不禁兴起归隐江湖的念头,感慨平生经历。“逼”字凸显时光的紧迫感,“江湖”二字流露对官场的厌倦,将前两联的写景转向对生命状态的思考,情感从平静转为深沉。尾联“画舫早晚笼新屋,慰意来看水面平”以虚写收束,设想早晚乘画舫来到这新屋环绕之处,慰藉心意的是能欣赏水面的平静。“画舫”“新屋”营造出闲适的生活图景,“水面平”既写自然景色,也暗指内心对平和境界的向往,在虚实交织中,将感慨化作对超脱心境的追求。
上一篇:宋·苏辙《答颜复国博》
下一篇:宋·苏辙《再和二首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