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wáng
shēn
wèi
shè
shān
juàn
hòu

朝代:宋作者:苏辙浏览量:1
huán
jūn
héng
juàn
kōng
cháng
tàn
wèn
nián
biàn
便
tuì
退
xiū
jiè
yán
ā
zhù
máo
hái
dāng
kǒu
zhōu
jīng
xīn
shǔ
dào
yún
shēng
shàng
tiān
xuě
mǎn
qiú
wàn
huán
cháo
jìng
guī
jiāng
hào
dàng
qīng
ōu

译文

归还你的山水画卷,徒留一声长叹,你问我何时才能辞官归隐。多想在山岩旁搭建茅屋,在溪口停泊渔舟,与自然为伴。曾历蜀道艰险,云雾缭绕脚下,北行胡地风雪,寒霜覆满衣裘。如今万里跋涉回朝复命,却渴望如轻鸥般投身浩渺江湖,自在逍遥。

逐句剖析

"还君横卷空长叹":归还你的山水画卷,徒留一声长叹,

"问我何年便退休":你问我何时才能辞官归隐。

"欲借岩阿著茅屋":多想在山岩旁搭建茅屋,

"还当溪口泊渔舟":在溪口停泊渔舟,与自然为伴。

"经心蜀道云生足":曾历蜀道艰险,云雾缭绕脚下,

"上马胡天雪满裘":北行胡地风雪,寒霜覆满衣裘。

"万里还朝径归去":如今万里跋涉回朝复命,

"江湖浩荡一轻鸥":却渴望如轻鸥般投身浩渺江湖,自在逍遥。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题王诜都尉设色山卷后》是宋代苏辙的七言律诗。诗借题画抒发归隐之意与人生感慨,开篇点题,表达对仕途厌倦及归隐向往。颔联白描隐居场景,展现对田园向往。颈联回顾仕途艰难,与山水宁静对比,反思官场。尾联以“轻鸥”自喻,展现辞官归乡的洒脱,呼应前文,升华超脱世俗、追求自由主旨。语言质朴,意境悠远,体现其“冲和淡泊”风格。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辙(1039~1112),北宋散文家。字子由,一字同叔,号东轩长老,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历任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苏辙与父洵、兄轼合称“三苏”,名列“唐宋八大家”。文学成就主要在散文创作,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淡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不可没”。工古文,尤擅议论。其诗亦类其文,不事驰骋,笔意老练,于平稳中时见浑凝,自然朴实,闲淡高雅。苏辙还有不少咏景、咏物、题画的诗,大多寄托人生感慨。晚年写有不少闲适诗,其中一些诗也表现出对朝政的不满。代表作品有《进策》《进论》《历代论》等。有《栾城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还君横卷空长叹,问我何年便退休”:首联点明诗人看完王诜都尉的设色山卷后,将画卷归还,不禁发出长长的叹息。“空长叹”生动地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无奈与感慨,“问我何年便退休”直接表达出对退休归隐的渴望,以及对自身何时能摆脱官场束缚的迷茫,奠定了全诗渴望归隐的情感基调。“欲借岩阿著茅屋,还当溪口泊渔舟”:颔联进一步描绘诗人理想中的归隐生活。“欲借”“还当”表明这是诗人的设想,希望在山的曲折处建造茅屋,在溪口停泊渔舟,勾勒出一幅宁静、闲适的田园生活画面,表达出对这种远离尘世喧嚣、亲近自然生活的向往之情。“经心蜀道云生足,上马胡天雪满裘”:颈联回忆过去仕途的经历。“经心”强调用心、在意,“蜀道云生足”写出在蜀道行走时云雾缭绕脚下的艰险,“上马胡天雪满裘”描绘在北方胡地骑马时雪花落满皮裘的寒冷与艰辛,通过对仕途艰难的描写,衬托出诗人对当下官场生活的厌倦,也为后文的归隐愿望做了铺垫。“万里还朝径归去,江湖浩荡一轻鸥”:尾联写诗人想象自己完成万里跋涉回到朝廷后,便径直辞官归隐。“径归去”表现出诗人的决然。“江湖浩荡一轻鸥”运用比喻,将自己比作在广阔江湖上自由飞翔的轻鸥,生动地传达出诗人对自由、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归隐后洒脱、自在状态的憧憬,使整首诗的情感得到升华,展现出一种豁达的心境。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苏辙《腊月九日雪三绝句》

下一篇:宋·苏辙《官舍胸有鸂鶒遗二宣二首其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