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ùn
zhān
xīn
chéng
dào
zhōng

朝代:宋作者:苏辙浏览量:1
chūn
shēn
shǎo
rén
xíng
shí
tīng
tián
jiān
lěi
shēng
jiù
nóng
fēn
xiǎng
shǔ
yíng
xián
wèi
nào
jīn
zhēng
xián
huā
kāi
jìn
xiāng
réng
zài
bái
jiǔ
lái
yàn
wèi
qīng
wèi
zàn
shí
yóu
jué
shèng
wèn
xiōng
biàn
便
guī
gēng

译文

春深时节溪边道路行人稀少,时常听到田间农具劳作的声音。饥饿时向乡村农民讨要食物,厌烦迎接时尉卒敲响金钲的喧闹声。野花全部开败香气依旧留存,买来的白酒还未滤清。这种滋味即便暂时体验也觉得美好,询问兄长何时能归耕田园。

逐句剖析

"春深溪路少人行":春深时节溪边道路行人稀少,

"时听田间耒耜声":时常听到田间农具劳作的声音。

# 耒耜:古代一种像犁的翻土农具。耜用于起土。耒是耜上的弯木柄。也用做农具的统称。

"饥就野农分饷黍":饥饿时向乡村农民讨要食物,

# 饷黍:饷田的黍米饭。

"迎嫌尉卒闹金钲":厌烦迎接时尉卒敲响金钲的喧闹声。

# 金钲:铜钲,古击乐器,青铜制,有柄,形如钟、铃之类。

"闲花开尽香仍在":野花全部开败香气依旧留存,

"白酒沽来厌未清":买来的白酒还未滤清。

# 白酒沽来厌未清:米酒酿制将熟时,压榨取酒,加工不精则酒浑。沽:买。厌:满足。

"此味暂时犹觉胜":这种滋味即便暂时体验也觉得美好,

"问兄何日便归耕":询问兄长何时能归耕田园。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次韵子瞻新城道中》是宋代诗人苏辙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为次韵其兄苏轼《新城道中》而作,前两联以“春深溪路”“田间耒耜”等意象勾勒乡村静谧的农耕图景;后两联通过“闲花”“白酒”等细节展现对简朴生活的满足,尾联以“问兄何日便归耕”呼应苏轼原诗中的归隐之思。全诗语言质朴,意境冲淡,既描绘了宋代乡村的自然风貌与农人淳朴,又暗含对官场纷争的疏离,体现了苏氏兄弟深厚的情谊与共同的精神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辙(1039~1112),北宋散文家。字子由,一字同叔,号东轩长老,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历任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苏辙与父洵、兄轼合称“三苏”,名列“唐宋八大家”。文学成就主要在散文创作,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淡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不可没”。工古文,尤擅议论。其诗亦类其文,不事驰骋,笔意老练,于平稳中时见浑凝,自然朴实,闲淡高雅。苏辙还有不少咏景、咏物、题画的诗,大多寄托人生感慨。晚年写有不少闲适诗,其中一些诗也表现出对朝政的不满。代表作品有《进策》《进论》《历代论》等。有《栾城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这首诗由苏辙创作于熙宁六年(1073)二月。当时苏轼作为杭州通判,肩负视察杭州属县的职责,在从富阳前往新城的行程中,苏轼有所感怀并创作了相关诗作。苏辙则以次韵的方式,依据苏轼诗作的韵脚和格律进行唱和。在这次经历中,苏辙与苏轼一同感受了旅途的见闻,面对沿途的田园风光、农人的生活状态以及官场的相关事务,苏辙借诗歌抒发了自己的情感,通过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对官场现象的思考以及对兄弟归田团聚的期待,完成了这首《次韵子瞻新城道中》。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田园诗。描绘了春深时节宁静的田园景象,展现了农人的淳朴与官吏的不同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对简单质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兄长归田的期待。

2. 写作手法

反衬:以动衬静,首联中“时听田间耒耜声”,以田间劳作的声音衬托溪路少人的宁静,突出田园的静谧氛围。对比:颔联将野农分饷黍的淳朴热情与尉卒闹金钲的喧闹浮夸进行对比,鲜明地展现出农人与官吏形象的差异,以及诗人对不同场景的态度。

3. 分段赏析

“春深溪路少人行,时听田间耒耜声”:首联开篇点明时节和环境。“春深”指出时间,此时春意正浓。“溪路少人行”描绘出一条溪边的道路,行人稀少,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时听田间耒耜声”则打破这份宁静,诗人不时能听到田间传来的农具劳作声,以动衬静,生动地展现出田园生活的气息,让读者仿佛置身于春日的乡村田野之中,感受到田园的质朴与宁静。​“饥就野农分饷黍,迎嫌尉卒闹金钲”:颔联通过两个场景的对比来展现不同的人物形象和氛围。“饥就野农分饷黍”描述诗人在饥饿时,向田野中的农人求助,农人热情地分给他黍米作为食物,体现了农人的淳朴善良和热情好客。“迎嫌尉卒闹金钲”则与之形成鲜明对比,当有官员到来时,尉卒们敲锣打鼓,喧闹异常,诗人对此感到厌烦,侧面反映出官吏出行的声势浩大与浮夸,突出了农人的质朴和官场的浮华。​“闲花开尽香仍在,白酒沽来压未清”:颈联从视觉和味觉的角度,进一步描绘田园生活的美好。“闲花开尽香仍在”描写野花虽然已经凋谢,但香气依然弥漫在空中,展现出自然生命的延续和美好,即使花朵凋零,其香气仍能给人带来愉悦。“白酒沽来压未清”写诗人买来的白酒,还未经过充分压榨过滤,显得浑浊,但这丝毫不影响诗人对它的喜爱,体现了乡村生活中简单、质朴的乐趣,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自然、真实生活的热爱与满足。​“此味暂时犹觉胜,问兄何日便归耕”:尾联直抒胸臆。“此味暂时犹觉胜”总结了前面所描述的田园生活的美好感受,诗人认为这种田园生活的滋味即使只是短暂体验,也觉得十分美好。“问兄何日便归耕”则将情感延伸到对兄长苏轼的期待上,诗人希望兄长能早日归田,一起享受这种质朴的田园生活,既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也体现了兄弟之间深厚的情谊。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苏辙《送李诚之知瀛州》

下一篇:宋·苏辙《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送文太师致仕还洛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