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出处常联袂":从前出入常常结伴而行,
"文翰叨陪旧服膺":在文学创作中承蒙你长久的指导与影响,我早已衷心信服。
"自信老兄怜弱弟":我坚信兄长是真心关爱我这愚钝的弟弟,
"岂关天下少良朋":这情谊并非因为天下缺少良友,而是源于我们之间独特的相知相惜。
"何时杯酒看浮白":何时能共饮一杯酒,看酒杯中泛起白色的酒沫,
"清夜肴蔬粗满登":在清静的夜晚,即便简单的菜肴摆满桌,也足以畅叙衷肠。
"离思隔年诗不尽":分别多年的思念难以用诗篇写尽,
"秦梁虽远速须应":即便我们如秦地与梁地般相隔遥远,也望你能尽快回应我的这份情谊。
北宋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辙(1039~1112),北宋散文家。字子由,一字同叔,号东轩长老,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历任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苏辙与父洵、兄轼合称“三苏”,名列“唐宋八大家”。文学成就主要在散文创作,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淡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不可没”。工古文,尤擅议论。其诗亦类其文,不事驰骋,笔意老练,于平稳中时见浑凝,自然朴实,闲淡高雅。苏辙还有不少咏景、咏物、题画的诗,大多寄托人生感慨。晚年写有不少闲适诗,其中一些诗也表现出对朝政的不满。代表作品有《进策》《进论》《历代论》等。有《栾城集》。
1. 分段赏析
“平时出处常联袂,文翰叨陪旧服膺”:此句回忆往昔,诗人苏辙讲述了与兄长苏轼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一同出入,形影不离。在文学创作方面,自己也常陪在兄长身边,对兄长的才华和文学成就深深钦佩、衷心信服,体现了兄弟俩在生活和文学上的紧密联系与深厚情谊。“自信老兄怜弱弟,岂关天下少良朋”:苏辙坚信兄长苏轼对自己是爱护怜惜的,这种兄弟间的深情,并非是因为天下缺少良朋挚友,而是源于他们之间血浓于水的亲情,强调了兄弟情谊的纯粹和独特。“何时杯酒看浮白,清夜肴蔬粗满登”:这两句是诗人的想象,他期待着能与兄长在某个时刻,一起饮酒畅谈。在宁静的夜晚,桌上摆满简单的菜肴,兄弟俩抛开世俗纷扰,享受相聚的时光,流露出对与兄长相聚的渴望。“离思隔年诗不尽,秦梁虽远速须应”:苏辙感慨兄弟分离,相隔一年的思念之情难以用诗篇完全表达。尽管两人相距遥远,如秦梁之地相隔,但他希望兄长能尽快回应自己的思念,以解相思之苦,体现了兄弟间深切的牵挂和对情感交流的期盼。
上一篇:宋·苏辙《白须》
下一篇:宋·苏辙《次韵子瞻凌虚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