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ùn
zhān
qiū
xuě
jiàn
èr
shǒu
èr

朝代:宋作者:苏辙浏览量:1
píng
shí
chū
chù
cháng
lián
mèi
wén
hàn
tāo
péi
jiù
yīng
xìn
lǎo
xiōng
lián
ruò
guān
tiān
xià
shǎo
liáng
péng
shí
bēi
jiǔ
kàn
bái
qīng
yáo
shū
mǎn
dēng
nián
shī
jìn
qín
liáng
suī
yuǎn
yìng

译文

从前出入常常结伴而行,在文学创作中承蒙你长久的指导与影响,我早已衷心信服。我坚信兄长是真心关爱我这愚钝的弟弟,这情谊并非因为天下缺少良友,而是源于我们之间独特的相知相惜。何时能共饮一杯酒,看酒杯中泛起白色的酒沫,在清静的夜晚,即便简单的菜肴摆满桌,也足以畅叙衷肠。分别多年的思念难以用诗篇写尽,即便我们如秦地与梁地般相隔遥远,也望你能尽快回应我的这份情谊。

逐句剖析

"平时出处常联袂":从前出入常常结伴而行,

"文翰叨陪旧服膺":在文学创作中承蒙你长久的指导与影响,我早已衷心信服。

"自信老兄怜弱弟":我坚信兄长是真心关爱我这愚钝的弟弟,

"岂关天下少良朋":这情谊并非因为天下缺少良友,而是源于我们之间独特的相知相惜。

"何时杯酒看浮白":何时能共饮一杯酒,看酒杯中泛起白色的酒沫,

"清夜肴蔬粗满登":在清静的夜晚,即便简单的菜肴摆满桌,也足以畅叙衷肠。

"离思隔年诗不尽":分别多年的思念难以用诗篇写尽,

"秦梁虽远速须应":即便我们如秦地与梁地般相隔遥远,也望你能尽快回应我的这份情谊。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次韵子瞻秋雪见寄二首(其二)》是北宋苏辙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是对兄长苏轼《秋雪见寄》诗的和诗。诗中回忆了兄弟俩过去常常一起出入、在文学上相互陪伴钦佩的时光,表达了苏辙坚信兄长对自己的怜爱,并非因天下少良朋,而是源于兄弟深情。同时,诗人想象着与兄长相聚饮酒、共享清夜的场景,感慨离思难以用诗尽述,虽相距遥远,但希望能尽快得到兄长的回应,以解相思。首联写秋日萧瑟中见雪,引发诗人客居之愁。颔联,诗人在北窗边低吟,听雪声,梦归故乡函关。颈联描绘疏树雪花飘落、衰荷叶柄杂乱之景。尾联遥想兄长处诗酒盛会精彩,不知谁献佳作珍宝。整首诗情感真挚,展现了苏氏兄弟间深厚的手足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辙(1039~1112),北宋散文家。字子由,一字同叔,号东轩长老,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历任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苏辙与父洵、兄轼合称“三苏”,名列“唐宋八大家”。文学成就主要在散文创作,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淡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不可没”。工古文,尤擅议论。其诗亦类其文,不事驰骋,笔意老练,于平稳中时见浑凝,自然朴实,闲淡高雅。苏辙还有不少咏景、咏物、题画的诗,大多寄托人生感慨。晚年写有不少闲适诗,其中一些诗也表现出对朝政的不满。代表作品有《进策》《进论》《历代论》等。有《栾城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平时出处常联袂,文翰叨陪旧服膺”:此句回忆往昔,诗人苏辙讲述了与兄长苏轼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一同出入,形影不离。在文学创作方面,自己也常陪在兄长身边,对兄长的才华和文学成就深深钦佩、衷心信服,体现了兄弟俩在生活和文学上的紧密联系与深厚情谊。“自信老兄怜弱弟,岂关天下少良朋”:苏辙坚信兄长苏轼对自己是爱护怜惜的,这种兄弟间的深情,并非是因为天下缺少良朋挚友,而是源于他们之间血浓于水的亲情,强调了兄弟情谊的纯粹和独特。“何时杯酒看浮白,清夜肴蔬粗满登”:这两句是诗人的想象,他期待着能与兄长在某个时刻,一起饮酒畅谈。在宁静的夜晚,桌上摆满简单的菜肴,兄弟俩抛开世俗纷扰,享受相聚的时光,流露出对与兄长相聚的渴望。“离思隔年诗不尽,秦梁虽远速须应”:苏辙感慨兄弟分离,相隔一年的思念之情难以用诗篇完全表达。尽管两人相距遥远,如秦梁之地相隔,但他希望兄长能尽快回应自己的思念,以解相思之苦,体现了兄弟间深切的牵挂和对情感交流的期盼。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苏辙《白须》

下一篇:宋·苏辙《次韵子瞻凌虚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