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nán
jǐng
kǒu
rèn
zūn
shèng

朝代:宋作者:苏辙浏览量:1
jūn
huāng
jiāng
fén
wèi
zhì
wàng
shuò
fēng
chuī
qiú
yǐn
yǐn
shā
shàng
kuì
hòu
zhì
xiān
dào
fàn
hán
wèn
suǒ
guī
zhōu
chóng
xiāng
yāo
lěng
shī
湿

译文

我在荒凉的江岸边等候着你,翘首远望,目光已投向天边。北风呼啸,吹拂着你那黑色的裘衣,隐隐约约见你伫立在寒冷的沙滩上。实在惭愧啊,是我来迟了一步,而你却早早到了,在寒风中久候,冻得脸色发青。我停泊好船,急忙问你去往何处,你说现在归去已经来不及了。我赶紧系好船缆,再次邀请你,这冷雨潇潇,归途的道路早已湿滑泥泞。

逐句剖析

"期君荒江濆":我在荒凉的江岸边等候着你,

"未至望已极":翘首远望,目光已投向天边。

"朔风吹乌裘":北风呼啸,吹拂着你那黑色的裘衣,

"隐隐沙上立":隐隐约约见你伫立在寒冷的沙滩上。

"愧余后期至":实在惭愧啊,是我来迟了一步,

"先到犯寒色":而你却早早到了,在寒风中久候,冻得脸色发青。

"既泊问所如":我停泊好船,急忙问你去往何处,

"归去已无及":你说现在归去已经来不及了。

"系舟重相邀":我赶紧系好船缆,再次邀请你,

"雨冷途路湿":这冷雨潇潇,归途的道路早已湿滑泥泞。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泊南井口期任遵圣》是宋代苏辙所作的五言古诗,以质朴笔触书写真挚友情。诗中,苏辙与友人任遵圣相约荒江江畔,赴约时他满心期盼,远远望见友人在朔风中立影沙岸,身披乌裘等候多时,不禁为自己迟到深感愧疚。泊船后得知友人因等待错过归程,他连忙系舟挽留,借“雨冷途路湿”的恶劣天气,委婉表达热情相邀之意。全诗不饰雕琢,以白描手法将等待的执着、迟到的自责、留客的诚意娓娓道来,展现出古人纯粹深厚的情谊。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辙(1039~1112),北宋散文家。字子由,一字同叔,号东轩长老,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历任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苏辙与父洵、兄轼合称“三苏”,名列“唐宋八大家”。文学成就主要在散文创作,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淡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不可没”。工古文,尤擅议论。其诗亦类其文,不事驰骋,笔意老练,于平稳中时见浑凝,自然朴实,闲淡高雅。苏辙还有不少咏景、咏物、题画的诗,大多寄托人生感慨。晚年写有不少闲适诗,其中一些诗也表现出对朝政的不满。代表作品有《进策》《进论》《历代论》等。有《栾城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期君荒江濆,未至望已极”,开篇便点明诗人与友人任遵圣相约在荒僻的江边见面。一个“荒”字,写出了地点的偏远冷清,而“望已极”三个字,将诗人在赴约途中,还未到达就满心期盼的急切心情展露无遗。仅仅十个字,便为整首诗定下了期待与相见的基调,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诗人一路上的焦急与兴奋。“朔风吹乌裘,隐隐沙上立”,这两句转而描绘诗人远远望见的友人形象。凛冽的北风呼呼地吹着,吹起友人身上的乌裘,而友人身影隐隐约约地立在沙岸之上。诗人运用简洁而生动的描写,以“朔风”“乌裘”“沙上立”这些具体的意象,勾勒出一幅寒风中友人久候的画面。没有直接写等待的辛苦,却让读者从这萧瑟的场景中,体会到友人等待的执着与深情,也为后文诗人的愧疚埋下伏笔。“愧余后期至,先到犯寒色”,诗人坦诚地写出自己的愧疚。因为自己比约定的时间来得晚,友人早早到达,已经在寒风中受冻许久。“愧”字直接点明诗人内心的不安与自责,将朋友之间的情谊通过这份愧疚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人没有过多地解释迟到的原因,而是把重点放在对友人的心疼与自己的自责上,真挚的情感跃然纸上。“既泊问所如,归去已无及。系舟重相邀,雨冷途路湿”,诗人泊船靠岸后,询问友人原本要去往何处,却得知因自己迟到,友人此时归去已经来不及了。于是诗人赶紧系好船只,再次热情地邀请友人留下。最后以“雨冷途路湿”收尾,表面上是在描述天气恶劣、道路湿滑,不适合出行,实则委婉地表达出诗人希望友人留下的心意,也体现出诗人对友人的关怀。这份邀请,既因愧疚而起,更因深厚的情谊而发。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苏辙《周昉画美人歌》

下一篇:宋·苏辙《送陈安期都官出城马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