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iá

朝代:宋作者:苏辙浏览量:1
zhōu
xíng
táng
kǒu
liǎng
ěr
fēng
míng
háo
miǎo
rán
cháng
jiāng
shuǐ
qiān
tóu
piáo
xiá
mén
shí
wéi
shuǐ
jiāo
piān
zhōu
luò
zhōng
liú
hào
piāo
xìn
bēn
làng
yóu
cháng
gāo
liè
duò
pēn
xuán
wèi
luàn
shí
zāo
liǎng
shān
xiāng
zhí
wàng
zhī
róng
dāo
jiàn
jìn
nǎi
bái
yán
zuì
xióng
gāo
cǎo
jiē
dào
shēng
āi
jiào
bēi
xuán
náo
bái
yún
liáo
cháng
xiù
líng
luò
fēi
máo
miǎn
huái
怀
hóng
shuǐ
nián
cǎn
bìng
yǒu
yáo
jué
mín
shuǐ
shān
guǐ
áo
cuī
gāng
zhuǎn
shí
shū
hóng
tāo
chán
chán
dāng
dào
shān
zhǎn
jié
jiān
wěi
xiāo
qiào
xià
zhǐ
lián
fēng
duàn
xiū
yāo
chù
shēng
cǎo
shàng
guà
niǎo
cháo
shuǐ
guài
jìn
xià
yǒu
lóng
áo
liáo
zāi
qiān
wàn
nián
láo
jiàn
luò
kāi
xiá
láo

译文

船行至瞿塘峡口,耳边是呼呼的风声呼啸。浩渺的长江水,奔腾千里仿佛一瓢倾泻。峡谷的门像是石头做的门户,江水汹涌,水势骄横而暴躁。小船行驶到江流中央,浩浩荡荡如同孤叶飘零。呼吸之间只能听凭奔腾的浪涛,不能再依靠长篙掌控方向。转动船舵冲破巨大的浪涡旋转前行,害怕与杂乱的石头相遇。两座山峰紧逼相对,远远望去连小船都难以通过。渐渐靠近才得以进入,白盐峡最为雄伟高峻。草木都是倒着生长,猿猴发出哀伤的叫声。白云缭绕如同长长的衣袖,飘落时如同飞舞的羽毛。追思洪水泛滥的年代,大禹为治水忧心成疾。大禹和伯益疏通岷江的水,多次与山神恶鬼激烈交战。摧毁山冈转运巨石,凿穿大地疏导汹涌的波涛。高耸险峻挡在道路上的山峰,仿佛被斩断肩膀和尾巴一般。陡峭的山壁下面仿佛没有脚,连绵的山峰像是被折断了腰。被开辟的地方不长草,山上也不见鸟巢。水中怪物没有完全被诛杀,下面还有蛟龙和巨鳌。漫长的岁月悠悠而过,大禹死后留下的遗迹依然坚固。难道一定要见到黄河、洛水,开凿三峡就已经很辛劳。

逐句剖析

"舟行瞿唐口":船行至瞿塘峡口,

"两耳风鸣号":耳边是呼呼的风声呼啸。

"渺然长江水":浩渺的长江水,

"千里投一瓢":奔腾千里仿佛一瓢倾泻。

"峡门石为户":峡谷的门像是石头做的门户,

"郁怒水力骄":江水汹涌,水势骄横而暴躁。

"扁舟落中流":小船行驶到江流中央,

"浩如一叶飘":浩浩荡荡如同孤叶飘零。

"呼吸信奔浪":呼吸之间只能听凭奔腾的浪涛,

"不复由长篙":不能再依靠长篙掌控方向。

"捩柁破濆旋":转动船舵冲破巨大的浪涡旋转前行,

"畏与乱石遭":害怕与杂乱的石头相遇。

"两山蹙相值":两座山峰紧逼相对,

"望之不容舠":远远望去连小船都难以通过。

"渐近乃可入":渐渐靠近才得以进入,

"白盐最雄高":白盐峡最为雄伟高峻。

"草木皆倒生":草木都是倒着生长,

"哀叫悲玄猱":猿猴发出哀伤的叫声。

"白云缭长袖":白云缭绕如同长长的衣袖,

"零落如飞毛":飘落时如同飞舞的羽毛。

"缅怀洚水年":追思洪水泛滥的年代,

"惨蹙病有尧":大禹为治水忧心成疾。

# 蹙:宋文集本作戚。

"禹益决岷水":大禹和伯益疏通岷江的水,

"屡与山鬼鏖":多次与山神恶鬼激烈交战。

"摧冈转大石":摧毁山冈转运巨石,

"破地疏洪涛":凿穿大地疏导汹涌的波涛。

"巉巉当道山":高耸险峻挡在道路上的山峰,

"斩截肩尾销":仿佛被斩断肩膀和尾巴一般。

"峭壁下无趾":陡峭的山壁下面仿佛没有脚,

"连峰断脩腰":连绵的山峰像是被折断了腰。

# 脩:一作修。

"破处不生草":被开辟的地方不长草,

"上不挂鸟巢":山上也不见鸟巢。

"水怪不尽戮":水中怪物没有完全被诛杀,

"下有龙与鳌":下面还有蛟龙和巨鳌。

"辽哉千万年":漫长的岁月悠悠而过,

"禹死遗迹牢":大禹死后留下的遗迹依然坚固。

"岂必见河洛":难道一定要见到黄河、洛水,

"开峡斯已劳":开凿三峡就已经很辛劳。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入峡》是北宋诗人苏辙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描绘了诗人入峡时的所见所闻,生动展现了三峡雄伟险峻的景象。同时,诗人由眼前的景象联想到大禹治水的功绩,表达了对大禹治水精神的崇敬与赞美。诗的上半部分着重描写入峡时的艰难行程和三峡的壮丽景色,通过生动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三峡的雄浑气势。下半部分则由景入情,联想到大禹治水的历史事件,表达了对大禹治水功绩的赞美和对治水精神的敬仰。整首诗豪迈奔放,与所描绘的壮阔景象相得益彰。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辙(1039~1112),北宋散文家。字子由,一字同叔,号东轩长老,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历任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苏辙与父洵、兄轼合称“三苏”,名列“唐宋八大家”。文学成就主要在散文创作,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淡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不可没”。工古文,尤擅议论。其诗亦类其文,不事驰骋,笔意老练,于平稳中时见浑凝,自然朴实,闲淡高雅。苏辙还有不少咏景、咏物、题画的诗,大多寄托人生感慨。晚年写有不少闲适诗,其中一些诗也表现出对朝政的不满。代表作品有《进策》《进论》《历代论》等。有《栾城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舟行瞿唐口,两耳风鸣号。渺然长江水,千里投一瓢”,开篇点明行程,船行至瞿塘峡口,耳边风声呼啸,营造出一种紧张的氛围。“渺然长江水,千里投一瓢”则从宏观角度描绘了长江水的浩渺,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峡门石为户,郁怒水力骄。扁舟落中流,浩如一叶飘”,这四句诗中“峡门石为户”形象地描绘了三峡入口的险峻,“郁怒水力骄”则赋予江水以人的情感,生动地表现出江水的汹涌澎湃。“扁舟落中流,浩如一叶飘”则通过比喻的手法,将小船比作孤叶,突出了行船的艰难。“呼吸信奔浪,不复由长篙。捩柁破濆旋,畏与乱石遭”,进一步描写了行船时的危险,“呼吸信奔浪”表明船只能听凭风浪摆布,“捩柁破濆旋,畏与乱石遭”则写出了船夫小心翼翼地驾驶着船只,生怕撞上乱石,表现出行船的惊险。“两山蹙相值,望之不容舠。渐近乃可入,白盐最雄高”,这四句诗中“两山蹙相值”描绘了两座山峰紧逼相对的景象,“望之不容舠”则强调了峡谷的狭窄。“渐近乃可入,白盐最雄高”则点明了逐渐靠近才能进入峡谷,而白盐峡最为雄伟高峻,为后文的描写埋下伏笔。“草木皆倒生,哀叫悲玄猱。白云缭长袖,零落如飞毛”,描写了峡谷中的奇特景象,“草木皆倒生”给人一种新奇的感觉,“哀叫悲玄猱”则增添了一份凄凉的氛围。“白云缭长袖,零落如飞毛”则通过比喻的手法,将白云比作长袖和飞毛,形象地描绘出白云的飘逸。“缅怀洚水年,惨蹙病有尧。禹益决岷水,屡与山鬼鏖”,由眼前的景象联想到大禹治水的历史事件,“缅怀洚水年”表达了对洪水泛滥年代的追思,“禹益决岷水,屡与山鬼鏖”则生动地描绘了大禹和伯益疏通岷江、与山神恶鬼激烈交战的场景,表现了大禹治水的艰辛。“摧冈转大石,破地疏洪涛。巉巉当道山,斩截肩尾销”,具体描写了大禹治水的过程,“摧冈转大石,破地疏洪涛”表现了大禹的巨大力量和决心,“巉巉当道山,斩截肩尾销”则形象地描绘了大禹开山辟石的情景。“峭壁下无趾,连峰断脩腰。破处不生草,上不挂鸟巢”,继续描写大禹治水后的景象,“峭壁下无趾,连峰断脩腰”表现了山峰被凿开的痕迹,“破处不生草,上不挂鸟巢”则强调了这些地方的荒凉和险峻。“水怪不尽戮,下有龙与鳌。辽哉千万年,禹死遗迹牢”,表达了对大禹治水功绩的赞美,“水怪不尽戮,下有龙与鳌”暗示了大禹治水的彻底性,“辽哉千万年,禹死遗迹牢”则表明大禹的遗迹历经千年依然坚固,体现了大禹精神的永恒。“岂必见河洛,开峡斯已劳”,表达了诗人对大禹治水精神的理解和敬意,“岂必见河洛”表示不一定非要看到黄河、洛水,“开峡斯已劳”则强调开凿三峡已经非常辛劳,表达了对大禹的崇敬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苏辙《除夜会饮南湖怀王巩》

下一篇:宋·苏辙《杂兴二首其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