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ùn
zhān
guò
hǎi

朝代:宋作者:苏辙浏览量:1
qiān
hǎi
kāng
jùn
yóu
zài
huán
hǎi
zhōng
sòng
jūn
hǎi
nán
fēng
fān
ruò
zhāng
gōng
xiào
àn
rén
huí
shǒu
píng
shēng
kōng
píng
shēng
dìng
yǒu
wèi
qióng
hǎo
yǒng
cóng
chéng
wēng
yōu
lóng
xiā
jìng
shuí
xióng
mén
jiàn
xiù
tóng
xiāng
fēng
chén
zhāo
bǎo
zhōu
fàn
suí
sēng
zhōng
yǒu
wèn
shí
guī
yān
ruò
jiāng
zhōng
jiā
chū
jiā
rén
huái
怀
ér
tóng
lǎo
dān
zhēn
shī
chū
chū
yóu
lóng
lóng
fán
shèn
shǒu
ěr
róng
zhòng
rén
zhǐ
xiào
jiāng
suǒ
gōng
shùn
qiān
xiāng
dōu
shuài
gōng

译文

我被贬到海康郡,仍然在世间。送你去渡海到南方,风帆像张开的弓。笑着向彼岸的人作揖,回首平生,感觉一切皆空。平生到底有什么,此去未来难以穷尽。可惜没有勇敢的人,我从此就像乘桴而行的老人。隐士怀疑龙虾,它的牙须究竟谁更厉害。闭门也不见外人,一嗅觉得有同样的香风。早晨吃饱粥饭,随着僧钟洗钵。有人问什么时候回去,我在这里好像要结束一生。居家像出家人,不再怀念儿童。老聃真是我的老师,他出入起初像龙一样。笼樊看起来很严密,我暂且低头容忍。众人指着嘲笑我,这种约束没有这么巧妙。一瞬间可到千佛土,期待和你相会在兜率宫。

逐句剖析

"我迁海康郡":我被贬到海康郡,

"犹在寰海中":仍然在世间。

"送君渡海南":送你去渡海到南方,

"风帆若张弓":风帆像张开的弓。

"笑揖彼岸人":笑着向彼岸的人作揖,

"回首平生空":回首平生,感觉一切皆空。

"平生定何有":平生到底有什么,

"此去未可穷":此去未来难以穷尽。

"惜无好勇夫":可惜没有勇敢的人,

"从此乘桴翁":我从此就像乘桴而行的老人。

"幽子疑龙虾":隐士怀疑龙虾,

"牙须竟谁雄":它的牙须究竟谁更厉害。

"闭门亦勿见":闭门也不见外人,

"一嗅同香风":一嗅觉得有同样的香风。

"晨朝饱粥饭":早晨吃饱粥饭,

"洗钵随僧钟":随着僧钟洗钵。

"有问何时归":有人问什么时候回去,

"兹焉若将终":我在这里好像要结束一生。

"居家出家人":居家像出家人,

"岂复怀儿童":不再怀念儿童。

"老聃真吾师":老聃真是我的老师,

"出入初犹龙":他出入起初像龙一样。

"笼樊顾甚密":笼樊看起来很严密,

"俯首姑尔容":我暂且低头容忍。

"众人指我笑":众人指着嘲笑我,

"缰锁无此工":这种约束没有这么巧妙。

"一瞬千佛土":一瞬间可到千佛土,

"相期兜率宫":期待和你相会在兜率宫。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次韵子瞻过海》是宋代诗人苏辙创作的五言古诗,作于1097年其被贬雷州期间,为送别兄长苏轼渡海赴儋州而作。全诗以“送君渡海南”的场景起笔,借“风帆若张弓”的意象勾勒离别之景。“回首平生空”“此去未可穷”既抒送别时的人生感慨,也暗含对兄弟二人贬谪境遇的叹惋。后半部分“晨朝饱粥饭,洗钵随僧钟”描绘随遇而安的生活,“笼樊顾甚密,俯首姑尔容”体现面对困境的隐忍,末句“相期兜率宫”以佛教净土寄托超越现实苦难的精神期许,字间交织着对命运的坦然与对兄长的深切情谊。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辙(1039~1112),北宋散文家。字子由,一字同叔,号东轩长老,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历任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苏辙与父洵、兄轼合称“三苏”,名列“唐宋八大家”。文学成就主要在散文创作,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淡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不可没”。工古文,尤擅议论。其诗亦类其文,不事驰骋,笔意老练,于平稳中时见浑凝,自然朴实,闲淡高雅。苏辙还有不少咏景、咏物、题画的诗,大多寄托人生感慨。晚年写有不少闲适诗,其中一些诗也表现出对朝政的不满。代表作品有《进策》《进论》《历代论》等。有《栾城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开篇至“回首平生空”:首句“我迁海康郡,犹在寰海中”,苏辙表明自己被贬至海康郡,虽处偏远仍在四海之内。接着“送君渡海南,风帆若张弓”,描述送苏轼过海,船帆如张弓般急速前行,画面感十足。“笑揖彼岸人,回首平生空”,以洒脱之态想象苏轼向彼岸之人笑别,回首往昔一生,顿觉过往皆空,流露出历经沧桑后的豁达。“平生定何有”至“从此乘桴翁”:“平生定何有,此去未可穷”,反思平生究竟拥有何物,此去前途未卜,蕴含对人生的迷茫与思考。“惜无好勇夫,从此乘桴翁”,叹息没有勇敢之人与苏轼同行,只能如孔子所言“乘桴浮于海”,表达对苏轼独行的担忧与无奈。“幽子疑龙虾”至“一嗅同香风”:“幽子疑龙虾,牙须竟谁雄”,以奇特想象,写幽居之人疑惑龙虾争斗谁更勇猛,暗指世间纷争。“闭门亦勿见,一嗅同香风”,表明应闭门不看世间纷争,即便不闻不见,亦能感受美好,体现出超脱尘世纷争、追求内心平静的心境。“晨朝饱粥饭”至“岂复怀儿童”:“晨朝饱粥饭,洗钵随僧钟”,描绘日常如僧人般,随钟声吃饭、洗钵,生活简单平静。“有问何时归,兹焉若将终”,有人问何时归去,却觉此地似将终老,传达出安于现状的心态。“居家出家人,岂复怀儿童”,表明虽居家却有出家之心,不再如孩童般眷恋尘世,进一步强调超脱尘世的心境。“老聃真吾师”至结尾:“老聃真吾师,出入初犹龙”,称老子为自己的老师,赞其如龙般神出鬼没、高深莫测,表达对道家思想的推崇。“笼樊顾甚密,俯首姑尔容”,以鸟在笼中自比,言环境束缚虽紧,仍暂且低头容忍,体现出在困境中的隐忍。“众人指我笑,缰锁无此工”,面对众人嘲笑,自嘲被缰锁束缚得巧妙,展现出无奈与豁达。“一瞬千佛土,相期兜率宫”,借佛教意象,期望一瞬之间能游历众多佛土,与苏轼在兜率宫相聚,表达对未来相聚的美好期许,也为全诗增添了神秘的宗教色彩。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苏辙《将归二首其一》

下一篇:宋·苏辙《中秋夜八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