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罪东轩仅两秋":在东轩等待降罪已经过了将近两年,
"搉酤事了且夷犹":专卖酒类的事务处理完毕,暂且悠闲自在地生活。
"奖崇善类询舆论":奖励推崇善良的人,会询问大家的舆论意见,
"过访仁贤棹小舟":去拜访有仁德的贤人,会划着小船前往。
"契合通家心异姓":与不同姓氏但心意契合的家族结为通家之好,
"情敦同气迈凡流":感情深厚如同同胞兄弟,超越了平凡之人。
"金沙台上聊舒乐":在金沙台上姑且舒展欢乐的心情,
"即景题诗合酒瓯":就着眼前的景色题诗,放下酒杯。
北宋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辙(1039~1112),北宋散文家。字子由,一字同叔,号东轩长老,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历任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苏辙与父洵、兄轼合称“三苏”,名列“唐宋八大家”。文学成就主要在散文创作,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淡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不可没”。工古文,尤擅议论。其诗亦类其文,不事驰骋,笔意老练,于平稳中时见浑凝,自然朴实,闲淡高雅。苏辙还有不少咏景、咏物、题画的诗,大多寄托人生感慨。晚年写有不少闲适诗,其中一些诗也表现出对朝政的不满。代表作品有《进策》《进论》《历代论》等。有《栾城集》。
1. 分段赏析
首联“待罪东轩仅两秋,搉酤事了且夷犹”,开篇点明诗人所处的特殊状态(等待降罪),“搉酤事了”后“夷犹”的状态,为后文诗人的生活转变和情感抒发做铺垫,展现出一种从不安到暂得闲适的过渡。颔联“奖崇善类询舆论,过访仁贤棹小舟”,描述诗人的积极行为,奖励善类和拜访贤人,体现出诗人良好的品德和对高尚人际关系的追求,进一步丰富诗人的形象,也从侧面反映出诗人生活的充实和有意义。颈联“契合通家心异姓,情敦同气迈凡流”,强调诗人与他人之间真挚、深厚的情感,这种超越姓氏和平凡的情感交流,使诗人的形象更加立体,也体现出诗人高雅的情感追求和精神境界。尾联“金沙台上聊舒乐,即景题诗合酒瓯”,描绘诗人在金沙台上的欢乐情景,通过即景题诗和放下酒杯的细节,生动地展现出诗人陶醉于当下、享受生活的心境,给人以闲适、愉悦的感觉。
上一篇:宋·苏辙《咏霜二首其一》
下一篇:宋·苏辙《咏霜二首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