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窗惊吹玉蹀躞":风吹动纸窗,发出如同玉饰轻摇的细碎声响,
"竹砌碎撼金琅珰":竹枝在石阶旁被风撼动,碰撞出如金铃般清脆的碎响。
"兰缸有泪风飘地":燃着兰膏的灯盏在风中摇曳,灯油滴落如泪般飘洒落地,
"遥夜无人月上廊":漫长的深夜空无一人,清冷的月光悄悄爬上长廊。
"愁思起如独绪茧":愁绪涌起,如同独自缠绕的蚕茧般纷乱难解,
"归梦不到合欢床":归乡的梦境啊,却到不了象征温馨家园的合欢床前。
"少年多事意易乱":年轻时琐事繁多,心绪容易被扰乱,
"诗律坎坎同寒螀":写诗的韵律艰涩不畅,如同寒夜中蝉虫断续哀鸣。
北宋诗人、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创者
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进士,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后以修实录不实的罪名,遭到贬谪。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苏轼并称“苏黄”,与苏轼、米芾、蔡襄被称为“北宋书法四大家”。其诗多写个人日常生活,部分作品反映社会现实和民间疾苦。在艺术形式方面,讲究修辞造句,追求奇拗瘦硬的风格。论诗标榜杜甫,尤重其夔州诗,提倡“无一字无来处”和“点铁成金”。在宋代影响颇大,开创了江西诗派,被元代方回尊为江西诗派“三宗”之首。其词与秦观并称,有“秦七黄九”之誉,以清新洒脱见长,时有豪迈气象。代表作品有《登快阁》《秋思寄子由》《流民叹》等,词集有《山谷词》。
1. 分段赏析
首联:“纸窗惊吹玉蹀躞,竹砌碎撼金琅珰”。此联以声写静,通过细腻的听觉描写勾勒秋夜的凄清氛围。“玉蹀躞”原指玉质的饰品,此处喻指风吹纸窗的轻响,细微却清晰;“金琅珰”形容竹枝在风中摇曳碰撞的清脆声,碎响于石阶之间。风吹、竹动的声响,反而反衬出深夜环境的寂静,暗藏诗人独处时的敏感与不安。颔联:“兰缸有泪风飘地,遥夜无人月上廊”。氛围深化,“兰缸”即燃着兰膏的灯盏,“有泪”以拟人手法写灯油因风摇曳滴落,如泪般凄楚;“遥夜无人月上廊”则以冷月照空廊的画面,强化“无人”的孤寂感。残灯、夜风、冷月、空廊,一系列凄清意象叠加,将夜的漫长与环境的荒凉推向极致,暗含诗人内心的幽微愁绪。颈联:“愁思起如独绪茧,归梦不到合欢床”。由景入情,直抒胸臆。“独绪茧”以蚕茧层层缠绕比喻愁思纷乱难解,形象写出愁绪的绵密与沉重;“合欢床”象征温馨的家园或亲密的情感归宿,而“归梦不到”则直白点出思乡不得归、心愿难遂的失落。此联将羁旅漂泊的孤寂、对家乡的眷恋与现实的无奈融为一体,情感浓度显著提升。尾联:“少年多事意易乱,诗律坎坎同寒螀”。自我感慨,暗含失意与怅惘。“少年多事意易乱”既是对自身年少经历的回望,也暗指彼时处境繁杂、心绪难宁;“诗律坎坎同寒螀”以寒螀哀鸣的断续声比喻写诗时的艰涩,既呼应首联的秋夜背景,又隐喻内心的压抑与才情不得舒展的落寞。全诗以景起兴,以情收束,将孤寂、乡愁与失意层层递进,尽显诗人羁旅夜中的复杂心境。
上一篇:宋·黄庭坚《春近四绝句(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