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牯从来犯稼苗":水牛向来糟蹋庄稼苗,
"著绳只要鼻穿牢":用绳子只要把鼻子穿牢固。
"行须万里无寸草":行走要到万里无寸草的地方,
"卧对十方同一槽":卧倒面对广阔天地同用一个食槽。
# 十方:原校:一作千峰。
"租税及时王事了":租税按时缴纳国家事务完毕,
"云山横笛月轮高":云雾山间横吹笛子月亮高悬。
"华亭浪说吹毛剑":华亭空说锋利的吹毛剑,
"不见全牛可下刀":看不见完整的牛可以下刀。
北宋诗人、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创者
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进士,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后以修实录不实的罪名,遭到贬谪。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苏轼并称“苏黄”,与苏轼、米芾、蔡襄被称为“北宋书法四大家”。其诗多写个人日常生活,部分作品反映社会现实和民间疾苦。在艺术形式方面,讲究修辞造句,追求奇拗瘦硬的风格。论诗标榜杜甫,尤重其夔州诗,提倡“无一字无来处”和“点铁成金”。在宋代影响颇大,开创了江西诗派,被元代方回尊为江西诗派“三宗”之首。其词与秦观并称,有“秦七黄九”之誉,以清新洒脱见长,时有豪迈气象。代表作品有《登快阁》《秋思寄子由》《流民叹》等,词集有《山谷词》。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田园哲理诗。诗歌描绘了水牛破坏庄稼、自由行走与卧息的场景,暗喻人生需自我约束与破除执念的道理,展现了水牛生存状态的差异,同时以《庄子》思想,体现禅宗“无分别心”的境界。
2. 写作手法
用典:“华亭浪说吹毛剑,不见全牛可下刀”,巧用《庄子・养生主》庖丁解牛的典故,原意是庖丁解牛技艺高超,眼中无完整的牛。诗人借此,将禅宗思想与道家哲学融入诗中,增添了哲理意味。夸张:颔联“行须万里无寸草,卧对十方同一槽”,以“万里”“十方”的夸张表述,极写水牛行走的遥远和卧息时空间的广阔,表现其生存状态。对比:“万里无寸草”与“十方同一槽”形成对比,以行走时的辽远与卧息时的开阔相对照,展现对仗工整的特点,拓展了诗句意境。
3. 分段赏析
首联:“水牯从来犯稼苗,著绳只要鼻穿牢”,水牛向来会糟蹋庄稼,用绳子只要把它的鼻子穿牢就行。“从来”点出水牛的习性,“犯稼苗”写出其对庄稼的破坏,“著绳”“鼻穿牢”则是管束的办法,开篇直白描述,为下文写水牛的生存状态做铺垫,语言质朴。颔联:“行须万里无寸草,卧对十方同一槽”,行走时要到万里之外没有寸草的地方,卧倒时面对广阔天地却在同一个食槽进食。“万里”“十方”用夸张手法展现意境的广阔,与“无寸草”“同一槽”形成对比,既写水牛的生存状态,又暗含哲理,耐人寻味。颈联:“租税及时王事了,云山横笛月轮高”,租税按时缴纳,国家的事完成了,在云雾缭绕的山间吹着笛子,月亮高悬天空。“租税及时”“王事了”写出田园生活的安稳,“云山横笛”“月轮高”营造出空灵的意境,流露闲适之情。尾联:“华亭浪说吹毛剑,不见全牛可下刀”,华亭人空自传说锋利的吹毛剑,却看不到有完整的牛可以下刀。化用庖丁解牛的典故,将禅宗与道家思想融入,既呼应前文的田园场景,又增添哲思,让诗意更显深厚。
上一篇:宋·黄庭坚《公择用前韵嘲戏双井》
下一篇:宋·黄庭坚《社日奉寄君庸主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