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dòng
xiān
·
·
shǒu
wáng
zhī
shēng

朝代:宋作者:黄庭坚浏览量:1
yuè
zhōng
dān
guì
fēng
shuāng
nán
lǎo
yuè
jìn
rén
jiān
shèng
shuāi
cǎo
wàng
zhōng
qiū
cái
yǒu
shí
fēn
yuán
mái
fēng
yún
biǎo
cháng
yǒng
zhòu
wén
zhāng
bái
shǒu
fáng
qiū
shuí
niàn
yún
zhōng
shàng
gōng
shǒu
zhèng
zhù
rén
xióng
jìng
sǎo
西
yīng
nán
zòng
guī
zhào
wèn
chí
jié
féng
táng
shí
lái
kàn
zài
xūn
míng
yìn
dǒu

译文

月亮中的丹桂树,历经风霜却难以衰老。看尽人间草木的兴盛与衰败。眼看距离中秋只有几天,本应十分圆的月亮,却遭遇风雨阴霾,云层之上却常常如同白昼一样明亮。没有凭借文章获得助力,头发变白了还在秋季防守边疆,谁能念及如云中太守那样的有功之臣。如今朝廷正集中注意力,得到像您这样的英雄豪杰,期望您能平定河西地区,想来难以让您像范蠡那样纵情地驾着小船归隐五湖。想问像冯唐持节那样的事何时会来,期待再次建立功勋和名声,获得如斗大印的高官显爵。

逐句剖析

"月中丹桂":月亮中的丹桂树,

# 月中丹桂:传说月中有桂树,故以“丹桂”代月。

"自风霜难老":历经风霜却难以衰老。

"阅尽人间盛衰草":看尽人间草木的兴盛与衰败。

"望中秋、才有几日":眼看距离中秋只有几天,

"十分圆":本应十分圆的月亮,

"霾风雨":却遭遇风雨阴霾,

# 霾:风中夹有尘沙。

"云表常如永昼":云层之上却常常如同白昼一样明亮。

# 云表:即云外,指天上。

"不得文章力":没有凭借文章获得助力,

"白首防秋":头发变白了还在秋季防守边疆,

# 防秋:古代入秋后,边关每每发生战事,故历朝政府多于此时诏令边关加强防备。

"谁念云中上功守":谁能念及如云中太守那样的有功之臣。

"正注意":如今朝廷正集中注意力,

# 注意:重视、倚重、关注。

"得人雄":得到像您这样的英雄豪杰,

# 人雄:人中豪雄、英杰。

"静扫河西":期望您能平定河西地区,

# 河西:一作河山。

"应难纵、五湖归棹":想来难以让您像范蠡那样纵情地驾着小船归隐五湖。

# 五湖:古文献专指太湖或太湖及其附近的湖泊,一说为吴越间的湖泊。

"问持节冯唐几时来":想问像冯唐持节那样的事何时会来,

"看再策勋名":期待再次建立功勋和名声,

# 策勋名:记功勋、功名干策书之上。

"印窠如斗":获得如斗大印的高官显爵。

# 印窠:放置封泥的木槽。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洞仙歌·泸守王补之生日》是宋代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词,围绕为王补之祝寿展开。上片以月中丹桂起兴,借丹桂历经风霜不老,暗喻王补之的坚守与不凡。描述临近中秋月亮的景象,暗示王补之虽历经风雨仍坚守。下片感慨王补之虽有才能却未因文章获重用,白发之年仍在戍边,表达对其遭遇的同情。同时期望朝廷重用王补之这样的人才,让他能建功立业,也表达对王补之再次获得功名的祝愿。全词通过祝寿,表达对王补之的赞美、同情与期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诗人、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创者

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进士,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后以修实录不实的罪名,遭到贬谪。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苏轼并称“苏黄”,与苏轼、米芾、蔡襄被称为“北宋书法四大家”。其诗多写个人日常生活,部分作品反映社会现实和民间疾苦。在艺术形式方面,讲究修辞造句,追求奇拗瘦硬的风格。论诗标榜杜甫,尤重其夔州诗,提倡“无一字无来处”和“点铁成金”。在宋代影响颇大,开创了江西诗派,被元代方回尊为江西诗派“三宗”之首。其词与秦观并称,有“秦七黄九”之誉,以清新洒脱见长,时有豪迈气象。代表作品有《登快阁》《秋思寄子由》《流民叹》等,词集有《山谷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望中秋、才有几日,十分圆,霾风雨,云表常如永昼”,借临近中秋月亮的阴晴变化之景,暗指王补之的仕途境遇,即便遭遇风雨挫折,内心如云层之上的白昼般明亮坚定,抒发对王补之的赞赏与理解。用典:“不得文章力,白首防秋,谁念云中上功守”,化用汉文帝时云中太守魏尚的典故,魏尚守边有功却因上报战功有误而获罪,这里以魏尚比王补之,感慨王补之虽有功劳却未得朝廷重视,使情感表达更具深度和历史感。“问持节冯唐几时来”,运用冯唐持节赦免魏尚的典故,期望朝廷能像派遣冯唐赦免魏尚一样,重用王补之,表达对王补之仕途转机的期待。

2. 分段赏析

上片所写,泸守王补之的生辰应在八月。开篇便将王补之比作月中丹桂,即便历经无数风霜洗礼,却依旧难以衰老。正因如此,他看遍人间的兴衰荣辱,就如同目睹草原上的小草,岁岁枯荣交替,已不足为奇。“望中秋”等几句,点明中秋月圆之时仅有短短几日,平常时日也会遭遇风雨阴霾。但那高悬于云表之上的月亮,始终不减自身的清辉。这就如同人在世间,即便遭遇挫折,也应坚守自己光辉的本色。想必王补之是从京官被贬谪至泸州担任太守,故而作者借世间盛衰、月之圆缺的道理,对他予以勉励和安慰。下片着重描述王补之,他本具卓越的文章与经世济民之才,然而却未能在朝廷施展抱负。如今已然白发苍苍,还在戍守边疆,抵御秋敌,恰似汉代的魏尚镇守云中,立下赫赫战功却无人关注。当下国家正值多事之秋,正需英雄豪杰在边疆建功立业,所以王补之不应仅纠结于个人的坎坷境遇,萌生乘舟归隐五湖的念头。“冯唐”是西汉时期之人,汉文帝时,他曾进言汉法赏罚失衡,致使将士难以全力效命,并极力为云中太守魏尚鸣不平,称其削爵一事不合理。汉文帝遂派冯唐持节去慰劳魏尚,恢复其封爵,并重新为其记功。此处的三句与上片“谁念云中上功守”相互呼应,词人运用此典故收尾,意在安慰王补之,不久之后他定能如“云中守”魏尚一般,获得国家的封赏与礼遇。

3. 作品点评

整首词以事理宽解对方,以国事激励对方。词的风格在刚直中蕴含温柔婉约,用词既超脱不凡又刚劲有力,毫无刻意雕琢之嫌,在众多祝寿词中堪称佳作。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黄庭坚《次韵子瞻送穆父二绝》

下一篇:宋·黄庭坚《次韵王荆公题西太乙宫壁二首(其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