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ùn
wáng
jīng
gōng
西
tài
gōng
èr
shǒu

朝代:宋作者:黄庭坚浏览量:1
fēng
wèi
liǎo
lái
zhàn
fāng
hān
zhēn
shì
zhēn
fēi
ān
zài
rén
jiān
běi
kàn
chéng
nán

译文

狂风急促,乌鸦的啼叫还没停歇,大雨将至,蚂蚁正激烈争斗得酣畅。真正的对与错究竟在哪里,人世间的是非往往颠倒,向北看却看成了向南。

逐句剖析

"风急啼乌未了":狂风急促,乌鸦的啼叫还没停歇,

# 风急啼乌:《淮南子》谓:“乌鹊识岁之多风,去乔木而巢扶枝。”又《述征记》谓:“长安宫南有灵台,有相风铜鸟……此乌遇千里风乃动。”这里以乌比人,在政治风向变化时随风转动,为保全自己,趋利忘义。急:一作“息”。

"雨来战蚁方酣":大雨将至,蚂蚁正激烈争斗得酣畅。

# 雨来战蚁方酣:蚂蚁对天气很敏感,大雨将至则封穴户,不同的蚁群为争穴而战。这里借喻势利之徒见风使舵,弄权酣战。

"真是真非安在":真正的对与错究竟在哪里,

"人间北看成南":人世间的是非往往颠倒,向北看却看成了向南。

# 北看成南:站在谋私利或小集团的立场上看问题,会颠倒是非。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次韵王荆公题西太乙宫壁二首(其一)》是北宋黄庭坚创作的一首六言诗。诗歌采用先写景后议论的手法,开头描绘了风急乌啼、雨来蚁战的眼前景象,营造出一种动荡不安的氛围。随后由景物生发议论,“真是真非安在,人间北看成南”两句,借对是非真假难以判定、人间易生颠倒认知的感慨,传递出对世事变幻无常的思考。全诗语言凝练,将景物描写与哲理思考自然融合,通过简洁的意象和直白的议论,展现出诗人对人生与世事的独特感悟,风格明快而富有深意。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诗人、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创者

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进士,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后以修实录不实的罪名,遭到贬谪。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苏轼并称“苏黄”,与苏轼、米芾、蔡襄被称为“北宋书法四大家”。其诗多写个人日常生活,部分作品反映社会现实和民间疾苦。在艺术形式方面,讲究修辞造句,追求奇拗瘦硬的风格。论诗标榜杜甫,尤重其夔州诗,提倡“无一字无来处”和“点铁成金”。在宋代影响颇大,开创了江西诗派,被元代方回尊为江西诗派“三宗”之首。其词与秦观并称,有“秦七黄九”之誉,以清新洒脱见长,时有豪迈气象。代表作品有《登快阁》《秋思寄子由》《流民叹》等,词集有《山谷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这两首诗创作于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秋季。西太一宫是汴京的一座道观。王安石有《题西太一宫壁二首》组诗:“柳叶鸣蜩绿暗,荷花落日红酣。三十六陂春色,白头想见江南。”“三十年前此地,父兄持我东西。今日重来白首,欲寻陈迹都迷。”王安石另有《西太一宫楼》:“草际芙蕖零落,水边杨柳欹斜。日暮炊烟孤起,不知鱼网谁家。”从诗中内容可知,西太一宫当时已呈现荒凉之景。黄庭坚采用王安石的诗韵和诗题创作,故而称作“次韵题西太一宫”。这首是其中一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六言诗,也是一首哲理诗。诗歌借“风急啼乌”“雨来战蚁”的景象,写出了对世事真假难辨、人间易生颠倒认知的感慨与思考。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风急啼乌未了,雨来战蚁方酣”,以风急乌啼、雨来蚁斗的眼前景,暗寓政治局势。乌啼因风急,蚁斗因雨来,实景中藏动荡之意;“卧龙山下路,风雨乱愁心”,以卧龙山下风雨交加之景,直抒送葬时的悲愁。风雨既是自然景,又衬内心乱,将无形哀思借有形风雨展现,借实景传深情。

3. 分段赏析

开头“风急啼乌未了,雨来战蚁方酣”两句描绘眼前景象。王安石诗作的开篇写“柳叶鸣蜩”与“荷花落日”,同样是对眼前景物的刻画。这首诗中的写景蕴含着深层寓意。《述征记》记载:“长安宫南有灵台,有相风铜乌。或云:此乌遇千里风乃动。”乌能够用来观测风向。《易林·震之蹇》中有“蚁封穴户,大雨将至”的说法,蚂蚁能预知大雨来临,会为争夺巢穴而争斗。在乌鸦啼叫、蚂蚁争斗的场景中,体现出风势急促、雨势猛烈的状态。这两句的内在含义,从后面两句中可以显现出来。“真是真非安在?人间北看成南。”《庄子·齐物论》提到:“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则莫若以明。”儒墨两派的是非观念不同,各自把自己认为的“是”当作正确,把对方认为的“是”当作错误;想要肯定自己所否定的、否定自己所肯定的,不如用明辨的态度来分析问题,也就是用对方的是非标准来看待自己的是非。但这些都并非真正的是非,任渊注释道:“《楞严经》曰:‘如人以表为中时,东看则西,南观成北。表体既混,心应杂乱。’在熙宁、元丰年间,王安石的主张被认为是正确的;在元祐年间,王安石的主张则被视为错误,喜爱与憎恶的评价,原本就没有定论。”树立一个标杆作为中心,在标杆的东面看,标杆处于西面;在标杆的南面看,标杆处于北面。这样一来,标杆的中心位置被混淆,方向也变得混乱。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设立制置三司条例司,谋划变法,元丰年间(1078—1085),变法得以推行,这段时间由王安石主持政务。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任用司马光为宰相,反对新法,将王安石变法视为错误之举。作者认为新党与旧党之间的是非争论,只是由于两派立场不同而产生的,无法分辨出真正的是非。从“真是真非安在”来看,“风急”“雨来”正暗指政治上的动荡局势;“啼乌”“战蚁”则隐喻新党与旧党之间的政治斗争。这种斗争仅仅是立场不同所致,并不能分清真正的是非。这样的理解是有依据的。这首诗中“真是真非安在”属于议论,但它与开头一联的景物形象相互结合,并透露出内在含义,因此依然是诗歌中的议论。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这两首诗咏的就是王安石,但不是正面地评论安石政治上的是非,而是就世故人情的反复多变和安石本人的当年心迹着笔,所以显得意味深长。

不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钱志熙《活法为诗:江西诗派精品赏析》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黄庭坚《洞仙歌·泸守王补之生日》

下一篇:宋·黄庭坚《送钱一杲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