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蓓锁春寒":金色花苞裹着春寒紧闭,
"恼人香未展":芬芳未散惹人焦灼心绪。
"虽无桃李颜":虽无桃李的娇艳姿容,
# 桃李颜:原校:桃李颜本作桃杏红,后改之。
"风味极不浅":韵味深厚丝毫不逊色。
北宋诗人、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创者
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进士,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后以修实录不实的罪名,遭到贬谪。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苏轼并称“苏黄”,与苏轼、米芾、蔡襄被称为“北宋书法四大家”。其诗多写个人日常生活,部分作品反映社会现实和民间疾苦。在艺术形式方面,讲究修辞造句,追求奇拗瘦硬的风格。论诗标榜杜甫,尤重其夔州诗,提倡“无一字无来处”和“点铁成金”。在宋代影响颇大,开创了江西诗派,被元代方回尊为江西诗派“三宗”之首。其词与秦观并称,有“秦七黄九”之誉,以清新洒脱见长,时有豪迈气象。代表作品有《登快阁》《秋思寄子由》《流民叹》等,词集有《山谷词》。
1. 写作手法
起兴:“金蓓锁春寒,恼人香未展”。以“金蓓”被“春寒”锁住,香气还未散发开来的情景起兴,先描绘蜡梅所处环境与状态,引出对蜡梅的咏叹,为后文进一步写蜡梅风味做铺垫,借眼前之景开启诗意,引发读者对蜡梅后续特点的关注。对比:“虽无桃李颜,风味极不浅”。将蜡梅与桃李对比,桃李有艳丽容颜,蜡梅虽无此外在美貌,然而风味却十分醇厚。通过外形“无”与风味“不浅”的对比,突出蜡梅不以颜值胜,而以独特韵味动人,彰显蜡梅内在美,也寄寓诗人对其的欣赏。
2. 分段赏析
“金蓓锁春寒”,以“金蓓”喻蜡梅花蕾,生动呈现其金黄形态,“锁”字将春寒与花蕾关联,营造出春寒中蜡梅待放的情境,从形象上勾勒出蜡梅初始状态。“恼人香未展”,“恼人”赋予情感,因香气未散发而觉“恼”,从嗅觉角度衬出对蜡梅香气的期待,是语言炼字之妙。“虽无桃李颜”,将蜡梅与桃李比容颜,突出蜡梅不以艳丽外观取胜,为下文写其风味铺垫。“风味极不浅”,直赞蜡梅风味深长,收束全诗,传达对蜡梅内在特质的欣赏,点明情感主旨,尽显对蜡梅的赞美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