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宿
jiù
péng
huái
怀
táo
lìng

朝代:宋作者:黄庭坚浏览量:1
qián
yuàn
shēn
miǎo
yuān
míng
yóu
táo
péng
dāng
shí
chén
míng
shì
háo
hán
huī
yuè
mǎo
jīn
dāo
suì
wǎn
xíng
gēng
shǐ
hào
yuán
liàng
wàng
zhū
āng
zāng
yóu
hàn
xiāng
shí
zhōu
zhǐ
huī
yòng
zhū
jiàng
píng
shēng
běn
cháo
xīn
suì
yuè
yuè
jiāng
làng
kòng
shí
gōng
luò
jiǔ
tiān
shàng
xiàng
lái
fēi
rén
yǒu
shàng
zhǔ
gāng
zhì
jiǔ
yòng
zhuó
bēi
àng
zhāo
qiān
zǎi
hún
wén
huò
dāng

译文

潜伏的鱼希望藏身在幽渺的地方,渊水澄明鱼儿无处可逃。彭泽县曾经在古时,埋没了陶渊明这盖世英豪。到司马氏手中已衰微非常,汉室刘姓制作礼乐。中年以后陶渊明只用字号,要重振朝纲字号唤作元亮。凄怆地缅怀汉相诸葛,刚直倔强的个性也和他相仿。可惜当世没有益州太守刘备,能够任用贤才指挥良将,致使渊明平生徒存安邦定国的心愿,却只好把岁月消磨在江湖之上。空留下精工的诗篇,好像从九天落笔美妙非常。从古到今不是没有可敬的人,独有渊明最值得交友、景仰。不巧正遇我刚刚戒酒,因此不能斟杯酒向他献上。想要招回他千年以前的灵魂,这篇文字或许是合适的。

逐句剖析

"潜鱼愿深渺":潜伏的鱼希望藏身在幽渺的地方,

"渊明无由逃":渊水澄明鱼儿无处可逃。

# 渊明无由逃:用“水清无鱼”之意。《大戴礼·子张问入官》:“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谓水太清则鱼不能藏身,人过于苛察,则不能容于众。

"彭泽当此时":彭泽县曾经在古时,

# 彭泽:彭泽县,陶渊明曾任彭泽县令。

"沉冥一世豪":埋没了陶渊明这盖世英豪。

# 一世豪:陶渊明原有用世之心,志大才高,却被埋没于微官,其《感士不遇赋》云:“自真风告逝,大伪斯兴,闾阎懈廉退之节,市朝驱易进之心。怀正志道之士,或潜玉于当年;洁己清操之人,或没世以徒勤。”赋云:“虽怀琼而握兰,徒芳洁而谁亮!”,沉冥:泯灭无迹。

"司马寒如灰":到司马氏手中已衰微非常,

# 司马寒如灰:“司马”二句:按诗意本当为“礼乐卯金刀,司马寒如灰”,意谓汉高祖刘邦命萧何制礼作乐,至司马氏掌天下的晋代,尤其至陶渊明生活的东晋末世,礼乐废丧,已如死灰难以复燃。

"礼乐卯金刀":汉室刘姓制作礼乐。

# 卯金刀:为“刘”字。

"岁晚以字行":中年以后陶渊明只用字号,

# 以字行:陶渊明,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

"更始号元亮":要重振朝纲字号唤作元亮。

# 更始:重新开始,《庄子·盗跖》:“与天下更始,罢兵休卒。”此指重新恢复礼乐。

"凄其望诸葛":凄怆地缅怀汉相诸葛,

# 凄其望诸葛:南朝宋谢灵运《初发石首城》诗:“怀贤亦凄其”,此化用其意。此形容情绪凄怆。诸葛:指三国时蜀汉宰相诸葛亮。凄其:寒凉。其:词尾。

"肮脏犹汉相":刚直倔强的个性也和他相仿。

# 汉相:即指诸葛亮。,犹:如同。,肮脏:刚直倔强貌。

"时无益州牧":可惜当世没有益州太守刘备,

# 益州牧:指刘备(162-223),字玄德,河北涿县人。东汉末,先后任安喜尉、高唐令等。后为徐州牧。刘备善用贤士良将,得诸葛亮辅佐,联合孙权,大败曹操于赤壁。因取荆州,并得刘璋益州(今大多属四川)及汉中。后称帝,建立蜀汉政权。牧:指太守。,时:当世。

"指挥用诸将":能够任用贤才指挥良将,

"平生本朝心":致使渊明平生徒存安邦定国的心愿,

# 本朝心:指匡扶晋室之心。

"岁月阅江浪":却只好把岁月消磨在江湖之上。

"空余时语工":空留下精工的诗篇,

"落笔九天上":好像从九天落笔美妙非常。

# 落笔九天上:化用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笔落惊风雨”句意。九天,极言其高。《孙子·形》:“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

"向来非无人":从古到今不是没有可敬的人,

# 向来非无人:“向来”二句:《孟子·万章》下:“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是尚友也。”此化用其意。

"此友独可尚":独有渊明最值得交友、景仰。

# 此友独可尚:尚友:上与古人为友。尚:通“上”。

"属予刚制酒":不巧正遇我刚刚戒酒,

# 制酒:止酒,戒酒。,属:适值,恰好。

"无用酌杯盎":因此不能斟杯酒向他献上。

# 杯盎:泛指酒器。盎,一种大腹敛口之盆。,酌:斟酒,此指以酒祭献。,无用:无以。

"欲招千载魂":想要招回他千年以前的灵魂,

"斯文或宜当":这篇文字或许是合适的。

# 斯文:此文,即指此诗。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宿旧彭泽怀陶令》是北宋诗人黄庭坚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一说是林之奇写的。全诗深入挖掘陶渊明的名与字所蕴含的意义。诗的开头提到,渊明即水清无鱼,象征着高洁但却难以在世俗中立足,因此,陶渊明虽为一世之豪杰,却沉沦于县令这般的微末官职。接下来,诗作指出,自刘汉创制的礼乐至晋代已然散佚殆尽,仿佛死灰般沉寂。而陶渊明晚年以字“元亮”行世,其素志乃是以恢复天下为己任,并暗中表达了对诸葛亮的仰慕与仿效之意。遗憾的是,当世缺乏刘备那般善用人才的君主,致使陶渊明无法实现其平生的愿望,最终在江湖的漂泊中蹉跎岁月,仅留下诗作传于后世。篇末,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陶渊明的无限敬仰,以及通过诗歌来凭吊和招魂的深意。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诗人、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创者

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进士,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后以修实录不实的罪名,遭到贬谪。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苏轼并称“苏黄”,与苏轼、米芾、蔡襄被称为“北宋书法四大家”。其诗多写个人日常生活,部分作品反映社会现实和民间疾苦。在艺术形式方面,讲究修辞造句,追求奇拗瘦硬的风格。论诗标榜杜甫,尤重其夔州诗,提倡“无一字无来处”和“点铁成金”。在宋代影响颇大,开创了江西诗派,被元代方回尊为江西诗派“三宗”之首。其词与秦观并称,有“秦七黄九”之誉,以清新洒脱见长,时有豪迈气象。代表作品有《登快阁》《秋思寄子由》《流民叹》等,词集有《山谷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冬季,当时黄庭坚由北京调任吉州太和县知县,途中经过彭泽县。他追忆起曾在此地担任县令的陶渊明,心中感慨万千,于是创作了这首诗。黄庭坚始终坚信,孝友忠信是为人处世的基石。秉持着这样的信念,他从独特的视角对陶渊明进行了与众不同的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咏史怀古诗。这首诗写陶渊明归隐是因东晋王朝的衰落和礼乐制度的崩坏,他无法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表达了陶渊明对诸葛亮的敬仰,以及他渴望恢复天下秩序的抱负。

2. 写作手法

用典:使用典故颇多。比如“渊明无由逃”巧用“水清无鱼”的典故,源自《大戴礼·子张问入官》“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意指水过于清澈会导致鱼类无法存活,人过于苛求完美则难以获得伙伴,强调待人接物需保持适度宽容,写出陶渊明因正直而无法隐匿,表达对陶渊明的敬仰之情。

3. 分段赏析

“潜鱼愿深渺,渊明无由逃”​​以“潜鱼”喻陶渊明归隐之志,深渺的水域象征远离尘世的理想境界。“无由逃”暗指其最终未能彻底超脱现实,语言凝练,揭示隐士的无奈与矛盾。“彭泽当此时,沉冥一世豪”,“沉冥”既指陶渊明任彭泽令时的低调,又暗含其精神境界的深邃。“一世豪”反讽当时权贵,对比中突出陶渊明虽居微职却心怀高洁。“司马寒如灰,礼乐卯金刀”,“司马”指司马氏晋朝,“卯金刀”暗指刘裕篡晋。以“寒如灰”喻晋室衰微,“礼乐”沦为篡权工具,历史批判犀利,体现黄庭坚对陶渊明时代背景的了解。“岁晚以字行,更始号元亮”写陶渊明晚年以“元亮”为字,象征其精神重生。“岁晚”与“更始”形成时间与心灵的对照,揭示乱世中诗人坚守本真的选择。“凄其望诸葛,肮脏犹汉相”“凄其”形容陶渊明对诸葛亮的敬慕,“肮脏”赞其如诸葛亮般忠贞。借古喻今,将陶渊明置于汉末志士传统中,赞扬其高尚人格。“时无益州牧,指挥用诸将”化用诸葛亮辅佐刘禅之典,慨叹陶渊明生不逢时,无明主可效忠。“指挥”二字凸显时代混乱,暗含对刘裕等权臣的贬斥。“平生本朝心,岁月阅江浪”,“本朝心”强调陶渊明对晋室的忠诚,“阅江浪”喻岁月动荡如江水。虚实结合,既写其历经改朝换代的沧桑,又暗喻其心志如江浪中的磐石。“空余时语工,落笔九天上”,“语工”赞陶诗语言精妙,“九天上”喻其境界高远。黄庭坚以书法家眼光评诗,突出陶渊明艺术成就的超凡脱俗。“向来非无人,此友独可尚”​​转折强调陶渊明的不可替代性。“独可尚”三字斩钉截铁,体现黄庭坚对陶渊明人格与文学的赞扬之情。“属予刚制酒,无用酌杯盎”,“制酒”呼应陶渊明爱酒之典,却言“无用酌杯”,表明自己虽慕其风骨,但时代不同,无法效仿。结尾含蓄,留下对古今差异的深沉思考。“欲招千载魂,斯文或宜当”中“招魂”典出《楚辞》,表达对陶渊明的追慕;“斯文”指此文,与古人精神庄重地对话。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黄庭坚喜作诗得名,好用南朝人语,专求古人未使之事,又一二奇字,缀葺而成诗,自以为工,其实所见之僻也。故旬虽新奇,面气乏浑厚。

宋魏泰《临汉隐居诗话》

# 盖言渊明不如潜之为晦,此尤深得先生更名之意。

宋吴仁杰《陶靖节先生年谱》

# 古人命名,未尝非用意有在。但专就名字上着笔,终近小巧,而铸词有极工处。

近代陈衍《宋诗精华录》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黄庭坚《谢王炳之惠茶》

下一篇:宋·黄庭坚《醉落魄·浮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