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iè
wáng
bǐng
zhī
huì
chá

朝代:宋作者:黄庭坚浏览量:1
píng
shēng
xīn
shǎng
jiàn
chūn
qiū
fēng
wèi
rén
xiāng
bāo
jiě
jìn
bǎo
dài
kuà
hēi
miàn
niǎn
chū
míng
chuāng
chén
jiā
yuán
yīng
zhǎo
gǎi
ǒu
líng
guān
bèi
lóng
wén
cháng
shí
chén
gōng
suì
yuán
qiǎn
shā
lái
luàn
zhēn

译文

一生都欣赏建溪春茶,这一丘所产茶的风味非常令人满意。解开装茶的香包露出宝带胯茶,把黑色的茶碾出如明窗灰尘般的茶末。家中自种的“鹰爪”嫩茶暖胃驱寒,官焙的龙文茶常吃到陈茶。希望您每年多送壑源的好茶,切莫让沙溪的劣茶混入其中、以假乱真。

逐句剖析

"平生心赏建溪春":一生都欣赏建溪春茶,

"一邱风味极可人":这一丘所产茶的风味非常令人满意。

"香包解尽宝带胯":解开装茶的香包露出宝带胯茶,

"黑面碾出明窗尘":把黑色的茶碾出如明窗灰尘般的茶末。

"家园鹰爪改呕泠":家中自种的“鹰爪”嫩茶暖胃驱寒,

"官焙龙文常食陈":官焙的龙文茶常吃到陈茶。

"于公岁取壑源足":希望您每年多送壑源的好茶,

"勿遣沙溪来乱真":切莫让沙溪的劣茶混入其中、以假乱真。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谢王炳之惠茶》是北宋黄庭坚为答谢友人赠送茶叶而作的七言律诗。诗中运用“建溪春”“壑源足”等意象,点明所赠茶叶的产地,宋代著名的建溪壑源,肯定了该茶品质优良。作者通过“香包解尽宝带胯”“黑面碾出明窗尘”等具体描述,刻画了茶末制作过程中解包、碾磨的场景,展示了宋代茶叶加工的精致传统。其中“勿遣沙溪来乱真”一句,引用宋代文献《品茶要录》所记壑源茶与沙溪茶品质差异的典故,反映了诗人对区分不同产地茶叶的重视。这首诗与《双井茶送子瞻》等作品一样,都是黄庭坚以品茶为主题的诗歌代表,体现了其将日常生活趣味融入诗歌写作的创作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诗人、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创者

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进士,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后以修实录不实的罪名,遭到贬谪。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苏轼并称“苏黄”,与苏轼、米芾、蔡襄被称为“北宋书法四大家”。其诗多写个人日常生活,部分作品反映社会现实和民间疾苦。在艺术形式方面,讲究修辞造句,追求奇拗瘦硬的风格。论诗标榜杜甫,尤重其夔州诗,提倡“无一字无来处”和“点铁成金”。在宋代影响颇大,开创了江西诗派,被元代方回尊为江西诗派“三宗”之首。其词与秦观并称,有“秦七黄九”之誉,以清新洒脱见长,时有豪迈气象。代表作品有《登快阁》《秋思寄子由》《流民叹》等,词集有《山谷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宋代茶文化发展繁荣,建溪壑源茶以其优质被确立为贡茶。黄庭坚非常喜爱饮茶,常常借品茶之事与朋友作诗酬答。这首诗是他在收到王炳之所赠的壑源茶后创作的,一方面表达感谢之情,同时也通过描述茶事来体现文人的高雅情趣。诗中提到的“沙溪来乱真”,其背景源自北宋茶学专著《品茶要录》所记载的情况:沙溪地区土地贫瘠,所产茶叶味道较差,一些茶商便时常掺入或冒充壑源茶进行销售。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咏物诗​​。此诗描写了建溪春茶的风味、制作工艺及品鉴体验,表达了诗人对壑源真茶的珍视与对茶叶品质的追求,同时暗含对以次充好现象的批判。

2. 写作手法

直抒胸臆:​​“平生心赏建溪春”​,诗人开篇即以“平生”二字直陈毕生所好,坦言对建溪春茶的倾心推崇。“心赏”一词毫无修饰,直白袒露内心对茶品的钟爱,奠定全诗真挚基调。对比:​​“家园鹰爪改呕泠,官焙龙文常食陈”​,诗人借“家园鹰爪”(私焙茶)与“官焙龙文”(贡茶)的工艺、新鲜度对比,揭示官焙茶虽名贵却失于陈腐,反衬家园茶因匠心独运而风味卓然,隐含对世俗虚名的批判。

3. 分段赏析

首联“平生心赏建溪春,一邱风味极可人”,以建溪春茶为形象,描绘诗人一生的喜爱之情。“建溪春”指福建产的名茶,以地名代指茶类,生动点出茶的来源;“一邱风味”则借“邱”这一地方特点,暗示茶的独特风味,表达茶味可人的亲切感受,透露出诗人对日常生活的细腻品味和内心自得。颔联“香包解尽宝带胯,黑面碾出明窗尘”,描述了解开茶包和研磨茶叶的过程。“香包解尽”形象化地展示茶包的珍贵,以“宝带胯”比喻解开的茶带如腰带般华丽,突出茶的贵重;“黑面碾出”则用“明窗尘”形容研磨后的茶面如窗户落尘般细腻,通过视觉对比,渲染茶事的精致,传递出诗人对赠茶之物的惊喜和感激。颈联“家园鹰爪改呕泠,官焙龙文常食陈”两句转入茶种的对比。“家园鹰爪”指自家茶园所产茶形如鹰爪,比喻其形态奇异;“改呕泠”暗示茶质经过改良而更加纯净,以动作带出变化过程;“官焙龙文”描述官方烘制的龙纹茶,用“常食陈”点出官方茶的陈旧普通,与前句家园茶的优质形成对照,表达诗人偏爱家园真品、鄙夷虚华的朴素生活态度。尾联“于公岁取壑源足,勿遣沙溪来乱真”,点明对友人的叮嘱。“于公岁取壑源足”以“壑源”代指优质茶源,感谢友人年年供给充足;“勿遣沙溪来乱真”则警示不要用沙溪假茶混淆真品,“乱真”一词简洁有力,透露出对真诚和品格的珍视。

4. 作品点评

黄庭坚《谢王炳惠茶》与《双井茶送于瞻》并峙,称其茶诗创作的双璧。诗中“官焙龙文”等细节将后世茶学著作援引,成为考索宋代贵茶制度的重要文本;明代《茶疏》更以“以诗证史”称誉,肯定其以诗歌印证茶事的专业价值。作为江西诗派开山之作,它突破“茶事止于口腹”的局限,将日常饮茶升华为精神寄托,在“以俗为雅”的宋诗审美中另辟蹊径,既见文人对生活细节的诗意捕捉,亦显茶事与文化的深度融合。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黄庭坚《观化十五首其一》

下一篇:宋·黄庭坚《宿旧彭泽怀陶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