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dìng
fēng
·
·
jiǔ
huā
qián
wèn

朝代:宋作者:黄庭坚浏览量:1
jiǔ
huā
qián
wèn
wèn
shì
wǎn
shēng
bēi
míng
wǎng
lái
rén
jìn
lǎo
shuí
dào
shēng
jīn
yǒu
xiū
shí
qiě
gòng
rén
zhēn
xiū
shēng
dài
méi
qíng
shì
cháng
cháng
duàn
jūn
kàn
shuǐ
shēng
dōng
yuè
lún
西

译文

我一边赏花一边饮酒,想问一问那溪水。问溪水为何在傍晚时分发出这般悲伤的声音。人们在名利之间往来奔波,一个个都逐渐老去。可又有谁能说。这溪声从古到今没有停歇过。暂且与美人一同斟满美酒。不要推辞。且听笙歌一曲,看那女子唱完低着头。我们之间的情谊就如同这长长的溪水,绵绵不断。您看。月光西沉,留给人无尽的情思。

逐句剖析

"把酒花前欲问溪":我一边赏花一边饮酒,想问一问那溪水。

"问溪何事晚声悲":问溪水为何在傍晚时分发出这般悲伤的声音。

"名利往来人尽老":人们在名利之间往来奔波,一个个都逐渐老去。

"谁道":可又有谁能说。

# 道:说。

"溪声今古有休时":这溪声从古到今没有停歇过。

"且共玉人斟玉醑":暂且与美人一同斟满美酒。

# 玉醑:美酒。

"休诉":不要推辞。

# 休诉:指不要推辞饮酒。

"笙歌一曲黛眉低":且听笙歌一曲,看那女子唱完低着头。

# 黛眉:画成黛色的眉毛。

"情似长溪长不断":我们之间的情谊就如同这长长的溪水,绵绵不断。

"君看":您看。

# 君看:敬词,您。

"水声东去月轮西":月光西沉,留给人无尽的情思。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定风波・把酒花前欲问溪》乃宋代黄庭坚的作品。此词行文巧妙,开篇从对人生的思索着墨,继而过渡到对情感的追寻。上片之中,既有警醒世人之高论,亦蕴含着悲悯世事的深沉情怀;下片则洋溢着放逸洒脱之情,同时又暗藏着洞达事理的深刻哲思。全词情与理相互交融,别具一种峭拔刚健、旷达超逸的韵致。这恰恰是山谷词与温婉妍丽的传统词风截然不同之处,其与清新雅健的山谷诗,在内在精神上一脉相承,尽显独特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诗人、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创者

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进士,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后以修实录不实的罪名,遭到贬谪。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苏轼并称“苏黄”,与苏轼、米芾、蔡襄被称为“北宋书法四大家”。其诗多写个人日常生活,部分作品反映社会现实和民间疾苦。在艺术形式方面,讲究修辞造句,追求奇拗瘦硬的风格。论诗标榜杜甫,尤重其夔州诗,提倡“无一字无来处”和“点铁成金”。在宋代影响颇大,开创了江西诗派,被元代方回尊为江西诗派“三宗”之首。其词与秦观并称,有“秦七黄九”之誉,以清新洒脱见长,时有豪迈气象。代表作品有《登快阁》《秋思寄子由》《流民叹》等,词集有《山谷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定风波・把酒花前欲问溪》为宋代黄庭坚于被贬黔州期间所作的佳作。彼时黄庭坚深陷人生低谷,遭逢诸多磨难,辗转流离于偏远之地,尝尽人间疾苦。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定风波・把酒花前欲问溪》是宋代词人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词。上片在警世之论中有悯世之情,下片在放逸之情中有达道之理情理相生而有一种峭健旷逸之致。整首词既有对人生世事的深刻思考,又有对美好情感的珍视与追求,展现出丰富的主题内涵。

2. 写作手法

拟人:“把酒花前欲问溪。问溪何事晚声悲”,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溪水以人的情感,词人向溪水发问,好似与知己对话,引出下文对世事的感慨,使词的开篇便充满情致。对比:“名利往来人尽老,谁道,溪声今古有休时”则使用对比手法,将世人在名利场中奔波直至衰老的短暂人生,与溪水从古至今流淌不停的永恒相对照,鲜明地突出时光易逝、名利虚幻的主题,给人以强烈的冲击。

3. 分段赏析

《定风波・把酒花前欲问溪》上片感怀人世,以溪水为悟道的对象,颇具禅趣,词人以终古如斯的溪流,比喻奔波于名利的人生之途,那溪声似在倾吐无尽的感慨。下片则转向了抒发作者放达旷逸的内心世界。既然名利成了虚物,那就浅斟低唱,放情于绵绵深情之中吧!这时,作者把长流不断的溪水作为载体,水流渐渐东去,月亮西斜,留给人的只有悠长的情思。全文情理相生,使诗词给人一种峭健旷逸的感觉。这首词有别于黄庭坚词温婉妍丽的传统词风,它和清新雅健的黄庭坚诗似有一脉相通之感。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黄庭坚《寄别说道》

下一篇:宋·黄庭坚《玉芝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