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酒花前欲问溪":我一边赏花一边饮酒,想问一问那溪水。
"问溪何事晚声悲":问溪水为何在傍晚时分发出这般悲伤的声音。
"名利往来人尽老":人们在名利之间往来奔波,一个个都逐渐老去。
"谁道":可又有谁能说。
# 道:说。
"溪声今古有休时":这溪声从古到今没有停歇过。
"且共玉人斟玉醑":暂且与美人一同斟满美酒。
# 玉醑:美酒。
"休诉":不要推辞。
# 休诉:指不要推辞饮酒。
"笙歌一曲黛眉低":且听笙歌一曲,看那女子唱完低着头。
# 黛眉:画成黛色的眉毛。
"情似长溪长不断":我们之间的情谊就如同这长长的溪水,绵绵不断。
"君看":您看。
# 君看:敬词,您。
"水声东去月轮西":月光西沉,留给人无尽的情思。
北宋诗人、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创者
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进士,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后以修实录不实的罪名,遭到贬谪。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苏轼并称“苏黄”,与苏轼、米芾、蔡襄被称为“北宋书法四大家”。其诗多写个人日常生活,部分作品反映社会现实和民间疾苦。在艺术形式方面,讲究修辞造句,追求奇拗瘦硬的风格。论诗标榜杜甫,尤重其夔州诗,提倡“无一字无来处”和“点铁成金”。在宋代影响颇大,开创了江西诗派,被元代方回尊为江西诗派“三宗”之首。其词与秦观并称,有“秦七黄九”之誉,以清新洒脱见长,时有豪迈气象。代表作品有《登快阁》《秋思寄子由》《流民叹》等,词集有《山谷词》。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定风波・把酒花前欲问溪》是宋代词人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词。上片在警世之论中有悯世之情,下片在放逸之情中有达道之理情理相生而有一种峭健旷逸之致。整首词既有对人生世事的深刻思考,又有对美好情感的珍视与追求,展现出丰富的主题内涵。
2. 写作手法
拟人:“把酒花前欲问溪。问溪何事晚声悲”,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溪水以人的情感,词人向溪水发问,好似与知己对话,引出下文对世事的感慨,使词的开篇便充满情致。对比:“名利往来人尽老,谁道,溪声今古有休时”则使用对比手法,将世人在名利场中奔波直至衰老的短暂人生,与溪水从古至今流淌不停的永恒相对照,鲜明地突出时光易逝、名利虚幻的主题,给人以强烈的冲击。
3. 分段赏析
《定风波・把酒花前欲问溪》上片感怀人世,以溪水为悟道的对象,颇具禅趣,词人以终古如斯的溪流,比喻奔波于名利的人生之途,那溪声似在倾吐无尽的感慨。下片则转向了抒发作者放达旷逸的内心世界。既然名利成了虚物,那就浅斟低唱,放情于绵绵深情之中吧!这时,作者把长流不断的溪水作为载体,水流渐渐东去,月亮西斜,留给人的只有悠长的情思。全文情理相生,使诗词给人一种峭健旷逸的感觉。这首词有别于黄庭坚词温婉妍丽的传统词风,它和清新雅健的黄庭坚诗似有一脉相通之感。
上一篇:宋·黄庭坚《寄别说道》
下一篇:宋·黄庭坚《玉芝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