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败秦师琰与玄":谢安派遣谢琰和谢玄击败了前秦的军队,
"矫情不顾驿书传":(谢安)故作镇定,不把驿站传来的战报放在心上。
"持危又幸桓温死":谢安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够支撑局面,又幸运的是桓温去世了,
"太傅功名亦偶然":谢安的功名也是出于偶然啊。
北宋诗人、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创者
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进士,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后以修实录不实的罪名,遭到贬谪。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苏轼并称“苏黄”,与苏轼、米芾、蔡襄被称为“北宋书法四大家”。其诗多写个人日常生活,部分作品反映社会现实和民间疾苦。在艺术形式方面,讲究修辞造句,追求奇拗瘦硬的风格。论诗标榜杜甫,尤重其夔州诗,提倡“无一字无来处”和“点铁成金”。在宋代影响颇大,开创了江西诗派,被元代方回尊为江西诗派“三宗”之首。其词与秦观并称,有“秦七黄九”之誉,以清新洒脱见长,时有豪迈气象。代表作品有《登快阁》《秋思寄子由》《流民叹》等,词集有《山谷词》。
1. 分段赏析
“倾败秦师琰与玄”,肯定了谢安在军事上的成就,他派遣谢琰和谢玄击败前秦军队,保卫了东晋的安全。这一句展现了谢安的军事才能和领导智慧,为后文的议论做铺垫。“矫情不顾驿书传”,描述了谢安在得知战报后的表现,“矫情不顾”体现出他故作镇定,不把战报放在心上的态度。这一行为引发了后人对他的不同评价,也为诗人对他的感慨埋下伏笔。“持危又幸桓温死”,指出谢安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够支撑局面,这是他的功绩之一。同时,“幸桓温死”则点明谢安掌权的关键转折,桓温去世后,谢安得以主导政局。“太傅功名亦偶然”,是诗人对谢安功名的总体评价,认为他的功名是出于偶然。这一观点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深刻思考,也表达了他对命运和机遇的看法。
上一篇:宋·黄庭坚《题李亮功戴嵩牛图》
下一篇:宋·黄庭坚《百花洲杂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