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观音无正面":塔中十二尊观音像皆未朝向正面,
"谁令塔户向东开":不知何人使塔门向东敞开。
"定知四梵神通力":必然知晓是四梵天王的神奇力量,
"曾借六丁风雨推":曾驱使六丁神将借风雨之力推移此塔。
"蝇说冰霜如梦寐":蚊蝇谈论冰霜,如同梦中呓语般无知,
"鷃闻钟鼓亦惊猜":鷃鸟听闻钟鼓声也惊慌猜疑。
"从今不信维摩诘":自此不再盲信《维摩诘经》的教义,
# 不:山谷集作一。
"断取三千世界来":愿截取三千大千世界纳入己心。
北宋诗人、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创者
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进士,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后以修实录不实的罪名,遭到贬谪。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苏轼并称“苏黄”,与苏轼、米芾、蔡襄被称为“北宋书法四大家”。其诗多写个人日常生活,部分作品反映社会现实和民间疾苦。在艺术形式方面,讲究修辞造句,追求奇拗瘦硬的风格。论诗标榜杜甫,尤重其夔州诗,提倡“无一字无来处”和“点铁成金”。在宋代影响颇大,开创了江西诗派,被元代方回尊为江西诗派“三宗”之首。其词与秦观并称,有“秦七黄九”之誉,以清新洒脱见长,时有豪迈气象。代表作品有《登快阁》《秋思寄子由》《流民叹》等,词集有《山谷词》。
1. 分段赏析
首联“十二观音无正面,谁令塔户向东开”,以观音造像的布局特点切入,暗含禅机。佛塔中观音像本应全方位慈悲普度,却“无正面”,凸显佛法超越形相的深意;“塔户向东开”以反问语气,暗示塔门朝向暗合自然规律或神力安排,为后文埋下伏笔。颔联“定知四梵神通力,曾借六丁风雨推”,运用佛教与道教的双重典故。“四梵”指佛教色界四禅天,象征至高神通;“六丁”为道教中司掌风雨的神将。诗人想象佛塔的建造是梵天以神力驱使六丁风雨推动而成,既赞颂佛塔神异,又以佛道交融的笔法展现超凡脱俗的意境。颈联“蝇说冰霜如梦寐,鴳闻钟鼓亦惊猜”,视角突转,借微小生灵的感知反衬佛塔的庄严。蝇虫诉说冰霜般肃穆的佛境如梦境般虚幻,小鸟听闻钟鼓梵音亦惊疑不定。诗人以“蝇”“鴳”的渺小迷茫,对比佛法恢弘难测,凸显众生对佛法的敬畏与不解,暗喻世俗认知的局限。尾联“从今不信维摩诘,断取三千世界来”,化用《维摩诘经》“断取三千大千世界”典故,将诗意推向高潮。维摩诘曾示现神通,截取他方世界置于掌中;诗人却言“不信”,实则以反语强调对此神迹的笃信,仁寿塔的庄严已让他亲证佛法“断取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