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dēng
nán
chán
huái
怀
péi
zhòng
móu

朝代:宋作者:黄庭坚浏览量:1
máo
tíng
fēng
qīng
zuò
jiàn
shān
biǎo
qīng
guī
yàn
lüè
sān
yuè
shì
cán
chán
yóu
zhàn
zhī
míng
tiān
gāo
qiū
shù
gōng
yún
fán
xiāng
chéng
bié
hòu
shī
néng
wèi
táo
kōng
tīng
rén
shēng

译文

坐在茅亭里,清风拂入,身上的葛衣感到轻轻的凉意,坐在这里,能看到山河内外一片清明澄澈的景象。归来的燕子早已没有了三月时的忙碌之事,残余的秋蝉还独自占据着一根树枝鸣叫。天空高远,秋天的树叶装点着叶公邑,夕阳西下,日暮时分,碧云笼罩着樊相城。与你分别之后,要是能收到你寄来的诗就能慰藉我,就好像在逃离空寂的山谷时听到了人的声音一样。

逐句剖析

"茅亭风入葛衣轻":坐在茅亭里,清风拂入,身上的葛衣感到轻轻的凉意,

"坐见山河表里清":坐在这里,能看到山河内外一片清明澄澈的景象。

"归燕略无三月事":归来的燕子早已没有了三月时的忙碌之事,

"残蝉犹占一枝鸣":残余的秋蝉还独自占据着一根树枝鸣叫。

"天高秋树叶公邑":天空高远,秋天的树叶装点着叶公邑,

"日暮碧云樊相城":夕阳西下,日暮时分,碧云笼罩着樊相城。

"别后寄诗能慰我":与你分别之后,要是能收到你寄来的诗就能慰藉我,

"似逃空谷听人声":就好像在逃离空寂的山谷时听到了人的声音一样。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登南禅寺怀裴仲谋》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一首七言律诗。前两联通过“茅亭秋风”“山河清朗”等意象,描绘登高所见的秋日山水;后两联借“归燕残蝉”暗喻时光流逝,并抒写对友人诗信的思念与慰藉。全诗语言凝练,对仗工整,将自然景观与怀友之情深度融合,体现了黄庭坚“以景寓情,沉郁蕴籍”的诗歌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诗人、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创者

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进士,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后以修实录不实的罪名,遭到贬谪。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苏轼并称“苏黄”,与苏轼、米芾、蔡襄被称为“北宋书法四大家”。其诗多写个人日常生活,部分作品反映社会现实和民间疾苦。在艺术形式方面,讲究修辞造句,追求奇拗瘦硬的风格。论诗标榜杜甫,尤重其夔州诗,提倡“无一字无来处”和“点铁成金”。在宋代影响颇大,开创了江西诗派,被元代方回尊为江西诗派“三宗”之首。其词与秦观并称,有“秦七黄九”之誉,以清新洒脱见长,时有豪迈气象。代表作品有《登快阁》《秋思寄子由》《流民叹》等,词集有《山谷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对偶:“归燕略无三月事,残蝉犹占一枝鸣”“天高秋树叶公邑,日暮碧云樊相城”等句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归燕”对“残蝉”,“略无”对“犹占”,“三月事”对“一枝鸣”,“天高”对“日暮”,“秋树”对“碧云”,“叶公邑”对“樊相城”。使诗句在形式上整齐对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同时也更凝练地描绘出了景物的特点和情境。借景抒情:整首诗多处运用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如“茅亭风入葛衣轻,坐见山河表里清”,通过描写茅亭、清风、山河、归燕、残蝉、秋树等景象,营造出一种清新、开阔的氛围,既体现了季节的变化,又蕴含着诗人的时光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使情感表达更加含蓄、深沉。衬托:运用了正衬的写作手法,“别后寄诗能慰我,似逃空谷听人声”将友人寄来的诗比作在空谷中听到的人声,以空谷的寂静衬托出听到人声(收到友人诗)的珍贵,突出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深和对友人寄诗的期待,使诗人的情感更加鲜明地展现出来。

2. 分段赏析

《登南禅寺怀裴仲谋》首联写诗人坐在南禅寺的茅亭之中,清风拂来,身上的葛衣感到一阵轻爽。诗人抬眼望去,只见山河内外一片清明澄澈。此联描绘出一幅清幽、开阔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情感基调。颔联写春天归来的燕子早已没有了三月时的忙碌,而残余的秋蝉还在树枝上独自鸣叫。通过描写归燕和残蝉的不同状态,暗示了季节的变化,从春天到秋天,时光悄然流逝,引发了诗人对时光的感慨。颈联写天空高远,秋天的树叶装点着叶公邑;夕阳西下,天边的碧云笼罩着樊相城。这一联点明了地点,描绘了叶公邑和樊相城在秋日傍晚的景色,画面富有层次感,同时也借景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尾联写与友人分别之后,如果能收到友人寄来的诗,那将能慰藉我的心灵,就好像在逃离空寂的山谷时听到了人的声音一样珍贵。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友人裴仲谋的深切思念之情,渴望得到友人的消息,使整首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黄庭坚《子瞻诗句妙一世乃云效庭坚体盖退之戏效孟郊》

下一篇:宋·黄庭坚《谢送宣城笔》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