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晚寒侵游子衣":岁末的严寒侵袭着游子的衣裳,
"拘留幕府报官移":我被拘留在幕府中又传来官职变动的消息。
# 报官移:得报官职有变动,亦即把消息报告给家里。,幕府:此指衙署。
"五更归梦二百里":五更时在梦中回到了三百里外的家乡,
"一日思亲十二时":一天十二个时辰都在思念着亲人。
"车上吐茵元不逐":车上吐茵之事原本不应被驱逐,
# 逐:驱逐。,茵:地毽。
"市中有虎竟成疑":可集市中有虎的谣言竟被人相信。
"秋毫得失关何事":细微的得失与我有什么关系呢,
"总为平安书到迟":只是总是因为亲人平安的书信来得太迟。
北宋诗人、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创者
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进士,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后以修实录不实的罪名,遭到贬谪。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苏轼并称“苏黄”,与苏轼、米芾、蔡襄被称为“北宋书法四大家”。其诗多写个人日常生活,部分作品反映社会现实和民间疾苦。在艺术形式方面,讲究修辞造句,追求奇拗瘦硬的风格。论诗标榜杜甫,尤重其夔州诗,提倡“无一字无来处”和“点铁成金”。在宋代影响颇大,开创了江西诗派,被元代方回尊为江西诗派“三宗”之首。其词与秦观并称,有“秦七黄九”之誉,以清新洒脱见长,时有豪迈气象。代表作品有《登快阁》《秋思寄子由》《流民叹》等,词集有《山谷词》。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亲情诗。描绘了诗人在岁末滞留他乡,因官职变动而羁留幕府的生活场景,借归梦、用典等,表达了对亲人深深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仕途境遇和世态的感慨。
2. 写作手法
引用:“游子衣”借用孟郊《游子吟》中的意象,表达对母亲养育之恩的感恩,使诗歌蕴含的情感更具文化底蕴。对偶:“五更归梦三百里,一日思亲十二时”,在时间和空间上形成对仗,“五更”对“一日”,“三百里”对“十二时”,突出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时刻萦绕心头,从未间断。用典:“车上吐茵元不逐,市中有虎竟成疑”,运用典故,借古事影射自己在官场的境遇,委婉地表达出对流言蜚语的忧虑,以及对母亲会因此担忧的挂怀。
3. 分段赏析
首联,“岁晚寒侵游子衣,拘留幕府报官移”,点明时间是岁末,自己身为游子滞留幕府且官职将迁,“寒侵”既写天气寒冷,也烘托出内心的孤寂,为思亲营造氛围。颔联,“五更归梦三百里,一日思亲十二时”,语言质朴却情感真挚,通过具体的时间和距离,生动地刻画出作者对亲人的思念如影随形。颈联,“车上吐茵元不逐,市中有虎竟成疑”,运用典故含蓄地写出官场的复杂,自己虽不担心个人得失,却忧虑母亲会因此担忧。尾联,“秋毫得失关何事,总为平安书到迟”,强调个人得失微不足道,只盼平安书信早到,以免母亲挂念,将对母亲的孝心展现得淋漓尽致。
4. 作品点评
《思亲汝州作》是黄庭坚所作的一首富有情感张力的七言律诗。在写作特色上,诗人巧妙运用典故,如“车上吐茵元不逐,市中有虎竟成疑”,借古事含蓄地表达出自己在仕途与生活中的复杂遭遇和感慨,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底蕴与内涵深度。语言风格质朴自然,却能有力地传达出深沉的情感。“五更归梦三百里,一日思亲十二时”以具体的时间和距离,生动且直白地展现出诗人对亲人的极度思念,引发了无数游子的共鸣。此诗生动展现了特定情境下的思亲之情与世态感悟,为研究黄庭坚的情感世界和当时的社会风貌提供了颇具价值的文本。
上一篇:宋·黄庭坚《答龙门潘秀才见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