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日才华接贵游":年少的时候凭借才华与显贵之人交往,
"老来忠义气横秋":年老之后忠诚正义之气豪迈不凡。
"未应白发如霜草":不应让白发如同经霜的衰草,
"不见丹砂似箭头":没见到那丹砂就像箭头一样。
"顾我今成丧家狗":看我如今就像无家可归的丧家之犬,
"期君早作济川舟":期望您早日成为能渡人过河的船只。
"汉家宗庙英灵在":朝廷的祖先英灵尚在,
"定是寒儒浪自愁":想来是我这寒微的读书人白白地忧愁罢了。
北宋诗人、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创者
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进士,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后以修实录不实的罪名,遭到贬谪。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苏轼并称“苏黄”,与苏轼、米芾、蔡襄被称为“北宋书法四大家”。其诗多写个人日常生活,部分作品反映社会现实和民间疾苦。在艺术形式方面,讲究修辞造句,追求奇拗瘦硬的风格。论诗标榜杜甫,尤重其夔州诗,提倡“无一字无来处”和“点铁成金”。在宋代影响颇大,开创了江西诗派,被元代方回尊为江西诗派“三宗”之首。其词与秦观并称,有“秦七黄九”之誉,以清新洒脱见长,时有豪迈气象。代表作品有《登快阁》《秋思寄子由》《流民叹》等,词集有《山谷词》。
1. 写作手法
对偶:“未应白发如霜草,不见丹砂似箭头”:“未应”对“不见”,表意语气相衬;“白发”对“丹砂”,事物意象对照;“如霜草”对“似箭头”,比喻结构一致,形成视觉与触觉的通感对比,凸显对容颜、追求的感慨。
2. 分段赏析
首联“少日才华接贵游,老来忠义气横秋”,对仗工整,回顾往昔,诗人自述年少时凭借出众才华得以与显贵交游,展现出曾经的意气风发;又言年老后依然秉持忠诚正义,豪迈之气不减,“气横秋”三字形象地凸显出诗人老当益壮的精神风貌与坚定的人生信念。颔联“未应白发如霜草,不见丹砂似箭头”,以“白发”“霜草”比喻岁月流逝带来的衰老,以“丹砂”“箭头”暗示心中的追求与志向,诗人感叹不应任由岁月将自己催老,却又遗憾未能实现心中目标,委婉地表达出对时光流逝、壮志未酬的无奈与不甘。颈联“顾我今成丧家狗,期君早作济川舟”,运用对比与比喻,将自己比作“丧家狗”,生动地描绘出当下落魄失意的处境,而对友人则满怀期望,希望对方能如“济川舟”般成为济世之才,既饱含着诗人对自身境遇的自嘲,又寄托着对友人的深切期许。尾联“汉家宗庙英灵在,定是寒儒浪自愁”,将目光投向朝廷,坚信国家祖先英灵护佑,认为自己这寒微书生不过是白白忧愁罢了,表面看似自我宽慰,实则在无奈中仍暗含着对时局的关切与自己无法施展抱负的苦闷,全诗情感跌宕起伏,通过今昔对比、精妙比喻等手法,深刻地展现出诗人复杂的心境与真挚的情感。
上一篇:宋·黄庭坚《再次韵寄子由》
下一篇:宋·黄庭坚《送酒与周法曹用前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