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竹淇园下":从淇园移栽竹子到此,
"买花洛水阳":在洛水北岸购买花卉。
"风烟二十年":历经二十年的风风雨雨,
"花竹可迷藏":如今花竹繁茂,足以让人捉迷藏。
# 迷藏:游戏名,蒙目相捉或寻找躲藏者的游戏,也称捉迷藏。此指花竹枝叶繁茂,可以藏身。
"九衢流车马":京城的大道上车马如流,
# 九衢:四通八达的大道。
"相值各匆忙":人们相遇时都各奔东西,十分匆忙。
"岂有道边宅":哪里能想到在路边的住宅,
"静居如宝坊":能像寺庙一样宁静安居。
# 宝坊:藏书楼。
"幅巾延客酒":主人戴着头巾,摆酒招待客人,
# 幅巾:借代酒店主人。
"妙歌小红裳":歌女穿着红色衣裳,歌声美妙。
# 小红裳:借代歌女。
"主人有班缀":主人在朝中有官职,
# 班缀:带花纹的玉缀。
"衣拂御炉香":衣服上沾染着御炉的香气。
"常恐鷤鴂鸣":常常担心鷤鴂鸣叫,
# 鷤鴂:杜鹃鸟。也作“鹈鴂”。《文选》汉张平子(衡)《思玄赋》:“恃己知而华予兮鶗鴂鸣而不芳。”唐释皎然《顾渚行寄裴方舟诗》:“鶗鴂鸣时芳草死,山家渐欲收茶子。”鲁迅集《离骚》联句:“望崦嵫而勿迫恐鹈鴂之先鸣”。
"百草为不芳":致使百草不再芬芳。
"故作龟曳尾":所以像乌龟拖着尾巴生活,
# 龟曳尾:典出《庄子·秋水》,庄子于濮水垂钓,楚王派使节请庄子辅政,庄子头也不回地说:“走开!我宁可像乌龟曳着尾巴在泥水里爬!”表达了不与统治者合作,而甘愿享受生命与自由的态度。
"颇深漆园方":深深认同漆园吏(庄子)的处世方式。
# 漆园方:传庄子做过战国宋蒙城(今商丘)漆园吏,方,处世之道。
"初开蜗牛庐":起初建造简陋的房屋,
# 蜗牛庐:或叫蜗舍、蜗庐,即草棚。南朝宋‧裴松之注引《魏略》:“焦先及杨沛,并作瓜牛庐,止其中。以为瓜当作蜗;蜗牛,螺虫之有角者也,俗或呼为黄犊。先等作圜舍,形如蜗牛蔽,故谓之蜗牛庐。”
"中置师子床":中间放置着华丽的床榻。
# 师子床:佛之座床,佛为人中师子,佛之座床为师子床。《阿含经25》:“所谓师子者。是如来.至真.等正觉。如来于大众中广说法时。自在无畏。故号师子。”
"买田宛丘间":在宛丘一带购置田地,
"江汉起滥觞":如同长江、汉水从源头开始汇聚。
# 滥觞:江河发源地。
"今此百亩宫":如今这座广阔的园林,
"冬温夏清凉":冬天温暖,夏天清凉。
"身闲阅世故":身处闲适,看尽世间人情世故,
"宇静发天光":在宁静的天地间感受到自然的光辉。
"安肯声利场":怎么肯在追名逐利的场所,
# 安肯声利场:那肯沉溺于享乐与名利之场。声,“声色犬马”之简缩。利,“名利”之简缩。
"牵黄臂老苍":像猎人那样带着猎犬去追逐。
# 牵黄:牵着黄狗。苏轼词《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苍,苍色猎鹰。
"张侯笔瑞世":张侯(文潜)的文笔堪称世间祥瑞,
# 张侯:即解张,姓解,字张,名侯,战国时晋国大夫,曾辅佐晋文公重耳。
"三秀丽斋房":其才华如同三种灵草在书房闪耀。
"作诗盛推赏":写诗对其极力推崇赞赏,
"明珠计斛量":赞美之词如同用斛来计量明珠一样多。
"扫花坐晚吹":清扫落花,在晚风中闲坐,
"妙语益难忘":美妙的话语更加让人难以忘怀。
"重游樊素病":再次游玩时,如同樊素生病,
# 樊素:唐长诗人白居易有两个家伎名叫樊素、小蛮。白居易有著名的两句诗“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赞颂樊素善歌,小蛮善舞。
"捧心不能妆":捂着心口无法梳妆打扮。
# 捧心:典出《东施效颦》,言心痛病发而捂按。
"来日犹可追":未来的日子还可以有所作为,
"听我歌楚狂":听我像楚国狂人接舆那样高歌。
# 楚狂:战国时代楚国狂人接舆。此人为表达对楚国政令的不满,斩断头发,四处流浪。
北宋诗人、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创者
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进士,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后以修实录不实的罪名,遭到贬谪。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苏轼并称“苏黄”,与苏轼、米芾、蔡襄被称为“北宋书法四大家”。其诗多写个人日常生活,部分作品反映社会现实和民间疾苦。在艺术形式方面,讲究修辞造句,追求奇拗瘦硬的风格。论诗标榜杜甫,尤重其夔州诗,提倡“无一字无来处”和“点铁成金”。在宋代影响颇大,开创了江西诗派,被元代方回尊为江西诗派“三宗”之首。其词与秦观并称,有“秦七黄九”之誉,以清新洒脱见长,时有豪迈气象。代表作品有《登快阁》《秋思寄子由》《流民叹》等,词集有《山谷词》。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古体诗。描绘了王舍人园里花竹的来历及繁茂景象,展现王舍人归隐山林、以花竹为伴的田园生活,表达了诗人与王舍人交往的情谊以及对其生活的羡慕之情。
2. 写作手法
借代:以“幅巾”指代王舍人,通过这一穿着特征代指其人,使表达更具形象性。对比:将“九衢流车马,相值各匆忙”的尘世喧嚣与“岂有道边宅,静居如宝坊”的王舍人园的清幽宁静形成鲜明对比,突出园林的独特氛围。
3. 分段赏析
《次韵文潜同游王舍人园》前八句为第一段,先是叙述王舍人园里花竹的来历,竹移自淇园,花购于洛水之阳,历经二十年生长得极为茂盛,将其繁茂之景展现得淋漓尽致;“九衢流车马”至“颇深漆园方”为第二段,运用对比手法,将尘世的喧嚣与王舍人园的清幽宁静进行对比,同时描述了王舍人园中宴饮游乐场景,以及其归隐山林的生活状态;“初开蜗牛庐”至结尾为第三段,叙述了王舍人田园生活的具体内容,如买田耕作等,在此过程中含蓄地抒发了诗人与王舍人交往时的情谊,以及对其生活的羡慕与向往之情。
下一篇:宋·黄庭坚《安乐泉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