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师学琴三十年":祖元大师学习琴技三十年,
# 三:元本、陈刻本作二。
"响如清夜落涧泉":他弹琴时,那琴声就如夜间山中涧水泠泠。
# 响如清夜落涧泉:琴曲中有《三峡流泉》、《幽涧泉》等。
"满堂洗尽筝琶耳":祖元大师弹琴之肘,琴音美妙,听者一洗往日的筝琶声,
"请师停手恐断弦":众人因怕把琴弦弹断,请祖元大师到此停手。
"神人传书道人命":祖大师为人算命,
# 神人传书道人命:与下文三句一起,言祖元精于相卜,为人算命,能预卜祸福贵贱,后知直言易犯忌讳,遂深居佛门。道,说,预卜。
"死生贵贱如看镜":预卜人的复活贵贱,就像在镜中看物一般,无不清楚明白。
"晚知直语触憎嫌":祖大师后来知道直言直语常常会招致憎恶和嫌弃,
"深藏幽寺听钟磬":因此他深居佛门,听那钟磬之声。
"有酒如渑客满门":他的酒非常多,故而终日宾客满门,
# 有酒如渑:形容酒多,语出《左传·昭公十二年》。渑,古水名,源出临淄。
"不可一日无此君":当然“此君”也在行列之中。
"当时手栽数寸碧":他当时栽的小小竹子,现在已经长得很高大,可上接云霄,
"声挟风雨今连云":每当风雨之时,那风吹竹杆雨打竹叶的声响不绝于耳。
"此君倾盖如故旧":竹子与人相亲,就如同好友故旧于路上相遇,倾盖交谈,
# 此君倾盖如故旧:两车相遇,双方交谈,故车盖相并而稍有倾斜。《史记·邹阳传》引谚:“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倾盖:盖是车盖,意思是行道相遇,停车而语,车盖接近,表示一见如故,非常亲切。
"骨相奇怪清且秀":那竹子长得修长,有一股清秀之气。
"程婴杵臼立孤难":竹子就像那为了立孤而先后赴难的程婴和公孙杵臼一样,
# 程婴杵臼立孤难:据《史记·赵世家》,屠岸贾杀赵氏,为救赵氏遗孤赵武,公孙杵臼与程婴先后赴死。
"伯夷叔齐采薇瘦":就像那宁肯饿死也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一样耿介坚贞,劲节挺立。
# 伯夷叔齐采薇瘦:伯夷、叔齐为商朝孤竹君二子。入周后不食周粟,采薇而食,终至饿死。
"霜钟堂上弄秋月":在霜钟堂上赏月弹琴,
"微风入弦此君悦":微风拂过,竹叶沙沙,好像在小声说话一般。
"公家周彦笔如椽":你的从弟周彦文章写得好,是大手笔之人,
# 周彦:王庠,字周彦,祖元从弟,苏轼兄婿。
"此君语意当能传":他定能把竹子的话语写出来,使之流传。
北宋诗人、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创者
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进士,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后以修实录不实的罪名,遭到贬谪。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苏轼并称“苏黄”,与苏轼、米芾、蔡襄被称为“北宋书法四大家”。其诗多写个人日常生活,部分作品反映社会现实和民间疾苦。在艺术形式方面,讲究修辞造句,追求奇拗瘦硬的风格。论诗标榜杜甫,尤重其夔州诗,提倡“无一字无来处”和“点铁成金”。在宋代影响颇大,开创了江西诗派,被元代方回尊为江西诗派“三宗”之首。其词与秦观并称,有“秦七黄九”之誉,以清新洒脱见长,时有豪迈气象。代表作品有《登快阁》《秋思寄子由》《流民叹》等,词集有《山谷词》。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也是一首题赠诗。通过描写祖元大师的琴艺、为人、行业以及“此君轩”的竹子,表达了对祖元大师琴艺精湛、人品高洁的赞美,以及对祖元大师的深厚情谊,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高雅、闲适生活的向往。
2. 写作手法
烘托:“满堂洗尽筝琶耳,请师停手恐断弦”,用听众听惯俗乐需洗净耳朵来衬托祖元琴艺的高雅,从而烘托出祖元琴艺之高。用典:“程婴杵臼立孤难,伯夷叔齐采薇瘦”,运用程婴杵臼救赵氏孤儿和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采薇而食的典故,夸赞竹子有劲节、清瘦,同时也借竹子赞美祖元的品格。想象:“霜钟堂上弄秋月,微风入弦此君悦”,诗人发挥想象,描绘祖元在霜钟堂上弄琴,微风送着琴韵,竹子也感到愉悦的画面,使诗歌意境优美。
3. 分段赏析
诗的前四句“王师学琴三十年,响如清夜落涧泉。满堂洗尽筝琶耳,请师停手恐断弦”,写祖元大师琴艺精湛,学琴三十年,琴声如清夜落涧泉,以听众的反应衬托其琴艺之高。接着“神人传书道人命,死生贵贱如看镜。晚知直语触憎嫌,深藏幽寺听钟磬”,叙述祖元通晓星象占卜,因直语触忌而深藏幽寺。“有酒如渑客满门,不可一日无此君。当时手栽数寸碧,声挟风雨今连云”,表现祖元好客豪爽,以及所种竹子从数寸长至连云高。“此君倾盖如故旧,骨相奇怪清且秀。程婴杵臼立孤难,伯夷叔齐采薇瘦”,再次写竹,用典故夸竹的劲节和清瘦。“霜钟堂上弄秋月,微风入弦此君悦”,呼应开头写琴,营造出竹子、琴韵、月光交融的恬美画面。最后“公家周彦笔如椽,此君语意当能传”,提及王庠,自谦不如其文才,结尾归到竹。
4. 作品点评
《寄题荣州祖元大师此君轩》结构复杂却安排得当,层次分明。诗中多次用典却善于比喻,语言精炼。“程婴杵臼立孤难,伯夷叔齐采薇瘦”,既夸赞了竹子的品质,又与咏竹主题契合。全诗句式错落,平仄韵交替,音节流美。二十句中四次用“此君”却不显得累赘,组织功夫纯熟。诗中生动描绘出祖元大师才华横溢、超迈脱俗的形象,将对祖元的赞美、对竹子的喜爱以及对高雅生活的向往巧妙融合,展现了黄庭坚高超的诗歌创作技巧和深厚的文学底蕴。
# 这是一首题赠诗,缺并非泛泛应酬,而是生动描绘出一个才华横溢、超迈脱俗的人物形象,无疑是一副传神的人物素描。
现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朱安群《黄庭坚诗词赏析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