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guō
míng
zuō
西
zhāi
yǐng
wěi
qǐng
shī
èr
shǒu
èr

朝代:宋作者:黄庭坚浏览量:1
dōng
jīng
wàng
zhòng
liǎng
bīng
zhōu
suì
yǒu
fén
yáng
zhěng
zhuì
liú
wēng
guān
qīng
lín
zōng
shì
xiǎng
fēng
liú
jūn
jiā
jiù
shì
jiē
qīng
shǐ
jīn
gāo
cái
wèi
bái
tóu
西
zhāi
hǎo
fēng
yuè
cháng
suí
sān
jìng
rén
yóu

译文

东汉时郭丹、郭汲都出任并州极有声望,唐代的郭子仪再造唐室分封在汾阳。西汉时郭解入关豪杰们意气相投,东汉的郭太是儒林领袖,身世受人景仰。你们郭姓家世显赫,名垂青史,如今您正当盛年,才华出众却尚未白头。莫要只贪恋西斋的风月美景,应长久追随先贤足迹,在仕途上建功立业。

逐句剖析

"东京望重两并州":东汉时郭丹、郭汲都出任并州极有声望,

# 两并州:指东汉的郭丹和郭伋,两人都是当时有声望的人,且都做过并州牧。,东京:指洛阳。

"遂有汾阳整缀旒":唐代的郭子仪再造唐室分封在汾阳。

# 旒:指天子王冠上的旒。,汾阳:指郭子仪,他曾率军平定安史之乱,有中兴名将之称,封汾阳郡王。

"翁伯入关倾意气":西汉时郭解入关豪杰们意气相投,

# 翁伯:指西汉时的豪侠郭解,字翁伯,有豪气,他入关时,关中豪杰听到后争相与之交欢。

"林宗异世想风流":东汉的郭太是儒林领袖,身世受人景仰。

# 林宗:即郭泰,字林宗,为东汉时的儒林领袖。他死后,蔡邕为之作了一篇极富感情的碑文。

"君家旧事皆青史":你们郭姓家世显赫,名垂青史,

# 旧事:以前的事。,君:你,即郭明甫。

"今日高材未白头":如今您正当盛年,才华出众却尚未白头。

# 高材:指郭明甫。

"莫倚西斋好风月":莫要只贪恋西斋的风月美景,

"长随三径古人游":应长久追随先贤足迹,在仕途上建功立业。

# 三径:隐士的居所之称。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郭明甫作西斋于颍尾请予赋诗二首(其二)》是宋代诗人黄庭坚创作的七言律诗。诗的首联比喻其家族在两地拥有崇高的声望以及具备治理国家的才能;颔联通过典故,赞扬其先辈意气风发的气度与风流的品格。颈联表明家族过往的事迹已载入史册,如今对方年纪轻轻便才华出众;尾联则劝诫对方不要贪恋西斋的风月美景,而应追随古人,在隐逸中坚守志节。全诗巧妙串联古今典故,既褒奖了家族的功绩和个人的才华,又寄托了劝勉之情,以典雅含蓄的语言,表达了对人物才德的推崇以及对其人生选择的期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诗人、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创者

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进士,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后以修实录不实的罪名,遭到贬谪。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苏轼并称“苏黄”,与苏轼、米芾、蔡襄被称为“北宋书法四大家”。其诗多写个人日常生活,部分作品反映社会现实和民间疾苦。在艺术形式方面,讲究修辞造句,追求奇拗瘦硬的风格。论诗标榜杜甫,尤重其夔州诗,提倡“无一字无来处”和“点铁成金”。在宋代影响颇大,开创了江西诗派,被元代方回尊为江西诗派“三宗”之首。其词与秦观并称,有“秦七黄九”之誉,以清新洒脱见长,时有豪迈气象。代表作品有《登快阁》《秋思寄子由》《流民叹》等,词集有《山谷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熙宁四年(1071年),当时黄庭坚正担任汝州叶县县尉,是为友人新建成的居所而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诗人通过引用多位郭氏历史人物的典故,称赞友人郭明甫家族功绩显赫,青史留名,并肯定郭明甫才华出众。最后以劝勉之语,希望友人不要贪图西斋风月,而应效仿先贤,积极入世,建功立业。

2. 写作手法

用典:本诗用典突出,贴切运用大量典故,如“遂有汾阳整缀旒”一句,化用唐代名将郭子仪的典故。郭子仪因平定安史之乱、匡扶唐室,被封为汾阳郡王,在唐朝危急时刻整顿朝纲,稳定政局。诗人在此以“汾阳”代指郭子仪,用“整缀旒”形象描绘其辅佐帝王、力挽狂澜的功绩,将郭明甫家族与郭子仪相联系,暗示其家族曾有匡扶社稷、建功立业的荣耀过往,既赞颂家族辉煌历史,又为后文对郭明甫个人的期许埋下伏笔,使典故与诗歌主旨紧密相连。

3. 分段赏析

“东京望重两并州,遂有汾阳整缀旒。”诗的开篇便以宏大的地域视角切入。“东京”在历史上常有着特殊的政治与文化地位,其声望之重,盖过“两并州”。这里借东汉时期郭丹、郭伋都曾担任并州牧且颇具名望之事,暗指郭氏家族在地域上的影响力。而后半句“遂有汾阳整缀旒”,则用唐代郭子仪的典故。郭子仪被封为汾阳郡王,在安史之乱时力挽狂澜,匡扶唐室,“整缀旒”形象地描绘出他整顿朝纲、辅佐帝王的伟大功绩。诗人借此,暗示郭明甫家族有着如郭子仪般力挽狂澜、建功立业的荣耀过往,为后文对郭明甫的期许埋下伏笔。“翁伯入关倾意气,林宗异世想风流。”颔联继续运用典故。“翁伯”即西汉豪侠郭解,他入关时,关中豪杰纷纷倾慕其意气风发,争相与之结交,展现出郭解强大的人格魅力与豪迈的气魄。“林宗”指东汉名士郭泰,他虽与当下时代不同,但他的风流气度、高洁品行一直为人传颂。诗人通过这两个典故,一方面将郭明甫与先辈们相联系,暗示他也具有先辈们的风采;另一方面,借古人之事,委婉地表达对郭明甫的赞赏,认为他在当下也应如先辈们一样,展现出非凡的气度与才能,在世间留下属于自己的声名。“君家旧事皆青史,今日高材未白头。”此联从家族历史过渡到对郭明甫个人的评价。前一句“君家旧事皆青史”,高度概括了郭明甫家族往昔的辉煌,那些事迹早已载入史册,成为家族的荣耀印记。而后一句“今日高材未白头”,则是对郭明甫的直接夸赞。“高材”点明他才华出众,而“未白头”不仅说明他正处于年富力强的黄金时期,有着无限可能,更蕴含着诗人对他的殷切期望,希望他能在当下的时代,凭借自身才华,续写家族的辉煌篇章。“莫倚西斋好风月,长随三径古人游。”尾联以劝诫的口吻收尾。“西斋好风月”描绘出郭明甫所居西斋环境的优美,在这样的环境中,人容易沉醉于闲适的生活。但诗人笔锋一转,用“莫倚”二字警醒郭明甫,不要仅仅贪恋这西斋的美景与安逸。“三径”在古代常指隐士居所,这里诗人劝郭明甫不要一味地追随古人隐居的脚步,而是应该走出隐居生活,投身于社会,为国家效力,实现自身的价值。这两句诗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写作意图,希望郭明甫能够积极入世,展现自己的才华,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这首诗的前四句,句句用典,一连串地列举五个郭姓的历史人物,意在勉励郭明甫效法先人,济世立功。在艺术表现上显示出江西诗派以才学力诗的特色。

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陶文鹏《历史爱国诗歌选译》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黄庭坚《浣溪沙·一叶扁舟卷画帘》

下一篇:宋·黄庭坚《减字木兰花·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