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huí
xīn
yuàn
·
·
xiàng
chuáng

朝代:辽作者:萧观音浏览量:1
xiàng
chuáng
píng
mèng
jiè
gāo
táng
qiāo
huài
bàn
biān
zhī
qiè
qià
dàng
tiān
chù
shǎo
huī
guāng
xiàng
chuáng
dài
jūn
wáng

译文

擦拭雕花的象牙床,唯有借高唐的幻梦与你相会。床榻的半边已被我躺得磨损凹陷,正对着床心的位置,也早已失去了往日的光泽。再次擦拭这雕花的象牙床,满心盼望着君王的来临。

逐句剖析

"拂象床":擦拭雕花的象牙床,

"凭梦借高唐":唯有借高唐的幻梦与你相会。

"敲坏半边知妾卧":床榻的半边已被我躺得磨损凹陷,

"恰当天处少辉光":正对着床心的位置,也早已失去了往日的光泽。

"拂象床":再次擦拭这雕花的象牙床,

"待君王":满心盼望着君王的来临。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回心院·拂象床》是辽代女词人萧观音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以“拂象床”为切入点,通过日常寝具的细节描写,暗含对君王临幸的期待与失落。上片“凭梦借高唐”借典故暗示往昔欢愉的虚幻性,“敲坏半边知妾卧”以动作细节传递独卧空帷的孤寂,而“恰当天处少辉光”则隐喻君恩的疏离;下片“待君王”的重复收束,强化了期盼与现实的落差。全词以简洁的白描手法,将失宠后妃的幽微心绪融入生活场景,语言含蓄婉转,情感层层递进,既展现了宫廷生活的精致细节,又折射出个体在权力结构中的被动处境。词作采用单调体式,平仄韵交替,音律节奏与情感张力相呼应。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辽代诗人

萧观音(1040~1075),辽代诗人。小字观音,契丹族。道宗(耶律洪基)的第一任皇后,因遭诬陷,被迫自尽,昭雪后赐谥宣懿皇后。萧观音工诗,善谈论,爱好音乐,能自制歌词,被道宗誉为“女中才子”。她传世之作数量不多,以诗歌为主,体裁多样,感情真挚。最著名的当数《回心院》词10首,辞藻华丽,情调凄惋。清人称其“怨而不怒,深得词家含蓄之意。斯时柳七之调尚未行于北国,故萧词大有唐人遗意也”。主要作品有《伏虎林》《绝命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拂象床”,以整理象牙床榻的动作开篇,暗示女主人公试图通过日常劳作排遣孤寂,同时“象床”作为奢华寝具的象征,反衬出居所冷清无人问津的现状。“凭梦借高唐”,借用楚襄王与巫山神女的典故,将现实中的期待转化为虚幻梦境,委婉传达出对君王临幸的渴求与现实的落差。“敲坏半边知妾卧”,通过“敲坏”这一动作的夸张描写,既暗示独卧象床的焦灼等待,又以床榻破损的细节映射出长期冷清的生活状态。“恰当天处少辉光”,以日光隐喻君王的恩宠,“少辉光”既指白昼的光线暗淡,亦暗喻君王久未临幸的失落,双重意象强化了情感的压抑。“拂象床,待君王”,重复首句动作,形成回环结构,凸显执念的延续,将整理床榻的日常行为升华为对情感归宿的永恒等待。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辽·萧总管《契丹风土歌》

下一篇:辽·萧观音《回心院·剔银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