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lín
yìng
zhì

朝代:辽作者:萧观音浏览量:1
wēi
fēng
wàn
nán
bāng
dōng
néng
fān
绿
jiāng
líng
guài
qiān
dǎn
jiào
měng
tóu
xiáng

译文

威风万里能压倒南方的邦国,向东去能使鸭绿江翻滚。大千世界的妖魔鬼怪都会吓破胆,怎能使猛虎不投降。

逐句剖析

"威风万里压南邦":威风万里能压倒南方的邦国,

# 南邦:南方的邦国。

"东去能翻鸭绿江":向东去能使鸭绿江翻滚。

# 鸭绿江:江名,源出吉林省东南白头山,西南流到辽宁省丹东市以下,入黄海,全长795公里。

"灵怪大千俱破胆":大千世界的妖魔鬼怪都会吓破胆,

# 大千:大千世界。本是佛教语汇,指广大无边的世界。,灵怪:妖魔鬼怪。

"那教猛虎不投降":怎能使猛虎不投降。

# 那教:怎教,怎能使。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伏虎林应制》是辽代萧观音创作的七言绝句。这首诗主题围绕颂扬辽道宗的威势。诗中描绘辽道宗威风凛凛,能威压南邦,势力强大可使鸭绿江翻涌,甚至灵怪都胆寒,猛虎也不得不降。运用夸张,如“威风万里”“能翻鸭绿江”等词句,极言辽道宗威势;采用烘托,以灵怪破胆烘托其声威。前两句从空间角度渲染辽道宗对南邦及东边鸭绿江的威慑力;后两句从神话及现实层面,借灵怪和猛虎,进一步烘托其威势。此诗在辽代诗歌中颇具特色,彰显了萧观音的文学才华,以雄健奔放的气势、夸张的笔法,生动展现辽道宗的威严,体现契丹族尚武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辽代诗人

萧观音(1040~1075),辽代诗人。小字观音,契丹族。道宗(耶律洪基)的第一任皇后,因遭诬陷,被迫自尽,昭雪后赐谥宣懿皇后。萧观音工诗,善谈论,爱好音乐,能自制歌词,被道宗誉为“女中才子”。她传世之作数量不多,以诗歌为主,体裁多样,感情真挚。最著名的当数《回心院》词10首,辞藻华丽,情调凄惋。清人称其“怨而不怒,深得词家含蓄之意。斯时柳七之调尚未行于北国,故萧词大有唐人遗意也”。主要作品有《伏虎林》《绝命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伏虎林应制》由辽代萧观音所作。辽道宗清宁二年(1056年)八月,辽道宗前往秋山狩猎,萧观音率妃嫔随从至伏虎林。辽道宗命众人赋诗,萧观音应制创作此诗。诗成后,辽道宗大喜,向群臣展示并称赞萧观音为女中才子。次日狩猎时,有猛虎出现,辽道宗一箭射中,群臣欢呼。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颂威诗。描绘了辽道宗具有威压南邦、翻涌鸭绿江的威风,以及灵怪和猛虎都为之胆寒投降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强大、威严的氛围,表达了对辽道宗威势的颂扬。这是一首写颂扬帝王威势题材的七言绝句,借南邦、鸭绿江、灵怪、猛虎等景象写出了辽道宗的强大声威。

2. 写作手法

夸张:“威风万里压南邦,东去能翻鸭绿江”,用“万里”夸张地描绘辽道宗威风范围之广,“能翻鸭绿江”夸大其武力威势,极言其强大。烘托:“灵怪大千俱破胆,那教猛虎不投降”,以灵怪在大千世界都胆寒,来烘托辽道宗的声威,使猛虎也不得不投降,进一步突出其威严。

3. 分段赏析

开篇“威风万里压南邦”,极赞辽道宗武力之盛。“万里”一词,勾勒出其气势磅礴、广袤无垠之态;“压”字则尽显气吞山河之威,凸显辽道宗凌驾一切的气魄,寓意其威势远超南方的宋王朝。“东去能翻鸭绿江”,颂扬辽代武力远及东面的鸭绿江。“翻”字相对“江”而言,生动表现出辽道宗的威力强大到足以翻江倒海,令江海为之折服。“灵怪大千俱破胆”,进一步渲染辽道宗的威风。在他的威势下,不仅人间被统摄,就连大千世界的妖魔鬼怪都闻风丧胆。这几句诗层层递进,营造出一种不可阻挡、横扫一切的盖世气魄。尾句“那教猛虎不投降”紧扣“射猎伏虎”一事,先以宏大的气势烘托,表明在如此雄壮的威势面前,降服猛虎不过是水到渠成之事。

4. 作品点评

《伏虎林应制》是萧观音的代表诗作之一。诗中通过对辽道宗威风的描写,展现了辽代帝王的权威以及契丹族崇尚勇武的精神。夸张与烘托手法的运用十分精妙,使诗歌气势雄健奔放,语言铿锵有力,极具感染力。既体现了萧观音的文学素养,也为研究辽代政治文化、民族精神提供了生动的文本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伏虎林应制》该诗以辽国皇家贵族的游猎生活为题材,反映了辽人以勇武立国的精神和北方游牧民族怙强恃勇的文化心理结构以及契丹妇女豪健尚武的“丈夫气”,出语桀骜,想像奇特,语势磅礴,气格劲猛,意境宏阔,风格粗犷,体现了契丹民族的集体意识和感情。它虽出自女性之手,但辞雄格高,刚方强悍,有如大漠雄风,势欲压倒须眉。

江苏大学教授刘达科《辽金元绝句诗探骊》

# 从气势来看,绝不逊于刘邦的《大风歌》,当时中原男性作家的诗作都罕有其匹。

新疆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和谈《论辽代契丹作家汉语创作的特色》

# 诗意气盖山河,有翻江倒海之势。

原承德纳兰性德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子彬《“谁教生得满身香”——读纳兰词漫谈懿德皇后萧观音人品诗作》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辽·萧观音《怀古》

下一篇:辽·萧总管《契丹风土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