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dié
liàn
huā
·
·
shū

朝代:近现代作者:毛泽东浏览量:1
shī
jiāo
yáng
jūn
shī
liǔ
yáng
liǔ
qīng
yáng
zhí
shàng
chóng
xiāo
jiǔ
wèn
xùn
gāng
suǒ
yǒu
gāng
pěng
chū
guì
huā
jiǔ
cháng
é
shū
guǎng
广
xiù
wàn
cháng
kōng
qiě
wèi
zhōng
hún
bào
rén
jiān
céng
lèi
fēi
dùn
zuò
qīng
pén

译文

我失去了深爱的妻子杨开慧你失去了你的丈夫柳直荀,杨柳二人的英魂轻轻飘扬直上九重霄。询问吴刚天上有些什么,吴刚捧出了月宫特有的桂花酒。寂寞的嫦娥也喜笑颜开,舒展起宽大的衣袖,在万里青天为烈士的忠魂翩翩起舞。忽然传来“人间”打垮了国民党反动派,全国得到解放的消息,两位烈士的忠魂顿然高兴得泪流如雨。

逐句剖析

"我失骄杨君失柳":我失去了深爱的妻子杨开慧你失去了你的丈夫柳直荀,

# 君:您,这里是对李淑一的尊称。,骄:矫健,坚强,并有引为自豪的意思。,失:丧失,失去。

"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杨柳二人的英魂轻轻飘扬直上九重霄。

# 重霄九:九重霄,天的最高处。古代神话认为天有九重。,轻飏:轻盈地飞升。飏,同“扬”,飘飞。,杨柳:杨开慧(参见《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题解)和李的丈夫柳直荀(一九三三年在湖北洪湖战役中牺牲)。

"问讯吴刚何所有":询问吴刚天上有些什么,

# 吴刚:神话中月亮里的一个仙人。据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月亮里有一棵高五百丈的桂树,吴刚被罚到那里砍树。桂树随砍随合,所以吴刚永远砍不断。,问讯:这里是请问或借问的意思。

"吴刚捧出桂花酒":吴刚捧出了月宫特有的桂花酒。

# 桂花酒:传说是仙人的饮料。

"寂寞嫦娥舒广袖":寂寞的嫦娥也喜笑颜开,舒展起宽大的衣袖,

# 舒广袖:伸展宽大的袖子,指舞蹈。,嫦娥:神话中月亮上的仙女。据《淮南子·览冥训》,嫦娥是后羿的妻子,因为被迫吃了后羿从西王母那里求到的长生不死药而飞到月上。

"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在万里青天为烈士的忠魂翩翩起舞。

# 舞:舞、虎、雨:这三个韵脚字跟上文的“柳、九、有、酒、袖”不同韵,作者自注:“上下两韵,不可改,只得仍之。

"忽报人间曾伏虎":忽然传来“人间”打垮了国民党反动派,全国得到解放的消息,

# 伏虎:已经降伏了恶虎,指革命胜利。

"泪飞顿作倾盆雨":两位烈士的忠魂顿然高兴得泪流如雨。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蝶恋花·答李淑一》为毛泽东于1957年5月11日创作的一首词。上阕以仙境寄哀思,下阕以人间庆胜利,虚实相生,情感层层递进,将个人悲痛升华为对革命精神的永恒礼赞。此词虽以悼念为表,实则蕴含着毛泽东对挚爱夫人杨开慧烈士与革命挚友柳直荀烈士的深切缅怀,字里行间流淌着对革命先驱的无尽追思与崇高礼赞。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马克思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军事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毛泽东的诗词笔力雄健,气势磅礴,意境开阔,景物明丽,富有哲理。作有诗词《卜算子·咏梅》《沁园春·雪》《七律·长征》等。主要著作编入《毛泽东选集》(4卷)、《毛泽东文集》(8卷)、《毛泽东军事文集》(6卷)。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这首词是毛泽东为回赠湖南长沙中学语文教员李淑一而作。词中提及的“柳”,实指李淑一之夫、湖南长沙籍烈士柳直荀(1898—1932),他不仅是毛泽东早年并肩战斗的战友,更是为革命事业英勇献身的先驱。1957年2月,李淑一以一首《菩萨蛮》词寄托对亡夫的深切追思,毛泽东读后深受触动,遂以词相答,既为缅怀故人,亦为传承革命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悼念词,抒发悼念情感之作,而且寄托了毛泽东对夫人杨开慧烈士和亲密战友柳直荀烈士的无限深情以及对革命先烈的深切悼念和崇高敬意,歌颂了革命先烈生死不渝的革命情怀。

2. 写作手法

夸张:“泪飞顿作倾盆雨”,这一艺术夸张,形象而满怀激情地表现了英烈的激动之情,使英烈终于感到心灵得到了美好的告慰,也传达出诗人自己内心对革命终于成功的不胜感慨的情怀。用典:“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借用吴刚、嫦娥两个典故,诗人从仙人把酒相迎,自然过渡到寂寞的嫦娥舒展起宽大的衣袖为英烈起舞,以表敬意。更抒发了作者对两位烈士的无限崇敬,又生动展现了烈士们为革命事业不畏牺牲、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

3. 分段赏析

“我失骄杨君失柳”,开篇直抒胸臆,诗人以写实之笔,道出毛泽东与李淑一痛失战友、亲人、同志之殇。“我”“君”对举,借心理共鸣传递抚慰之意。双“失”字,如泣如诉,深切抒发对烈士捐躯的痛惜;“骄”字点睛“杨”字,既赞杨开慧烈士顶天立地、威武不屈之姿,亦显诗人以妻为傲之情。“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此句回应李淑一“征人何处觅”之问,烈士虽逝,精神长存,英魂驭风凌霄,杨开慧29岁、柳直荀亦为革命壮烈捐躯,“直上”二字尽显烈士赴死之勇。“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四句,以浪漫主义之笔触,将神话传说与现实图景融合为一体,构建出超凡脱俗的艺术境界。那勤勉的吴刚,以亲手酿造的桂花佳酿款待革命英魂,尽显敬仰;能歌善舞的嫦娥,则以曼妙舞姿,于万里晴空为忠烈之魂献上崇高礼赞。此处,吴刚与嫦娥已非独立个体,而是借代手法下,象征着千千万万具有反抗精神、饱受压迫的劳苦大众。吴刚,汉时西河人士,因学仙犯错被罚于月宫伐桂,然桂树随砍随合,永无休止;嫦娥,后羿之妻,窃食不死药而升仙,居于月宫。二人对烈士的崇敬,正是万千受压迫民众心声的写照。诗人更以神来之笔,勾勒出“重霄九”与“万里”交织的宏大空间,令人心胸豁然,仿佛目睹月光如洗,天宇无垠,美魂、美人、美酒共绘一幅圣洁、庄严、绝美的画卷。此景既是对烈士的颂扬,亦是对生者的慰藉。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传统封建文化,尤其是鬼神观念中,常言“天人感应”,认为善魂升天,恶魂入地。而毛泽东笔下,烈士直上月宫,迎接者非天兵天将,亦非王母玉皇,而是敢于违抗天命、身负“处分”的吴刚与嫦娥,此举彰显了毛泽东彻底的反封建思想。同时,以月宫为忠魂归宿,亦是对杨开慧烈士的深切缅怀。据史料记载,杨开慧钟爱洁白,常着白衣,连寝具亦为白色。洁白的月宫,身着素衣的嫦娥,恰合烈士之喜好。此境突破封建“天人感应”之桎梏,烈士不入地狱、直上月宫,吴刚、嫦娥非天庭权贵,反带“处分”之身,彰显毛泽东反封建之思。月宫之洁白,亦合杨开慧素爱白衣之癖,足见诗人用心之深。全篇虽无“哀”字,然哀思溢于言表,肃穆之境,实为沉痛悼念。“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1949年五星红旗升空,毛泽东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革命先烈闻此捷报,热泪化雨倾盆。此景壮美,想象奇崛,艺术夸张之中,尽显烈士忠魂之赤诚。

4. 作品点评

全词以雄浑苍茫之景,感染人心,引领读者进入一个既心驰神往又充满优美意境的精神世界,领略革命者乐天达观、笑看风云的大无畏与乐观主义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这首词结合美的神话来写,云阶月地的月宫是圣洁的,吴刚、嫦娥的神话是美好的,嫦娥的舞蹈更给人以美的想象,用这样圣洁的月宫和美好的仙人来接待烈士的忠魂,表达出作者对烈士无限崇敬的心情,使这首词具有浪漫主义的色彩。

现代中国作家协会原会员周振甫《毛泽东诗词欣赏》

# 悼亡主题、游仙形式和以诗词相赠答,在中国文学里都具有极其深厚的传统。毛泽东的《蝶恋花》词既与这些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又绝不被其局限,而是有所突破、有所创造,从而不但在思想上,而且在艺术上都达到了全新的高度。

现代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董乃斌《毛泽东诗词全编鉴赏》

# 有人说:丰富的想象是创新的翅膀。运用新颖而奇特的想象,正是本词的一大亮点。

现代湘潭大学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教授龙剑宇《毛泽东诗歌风景线》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近现代·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

下一篇:近现代·毛泽东《七律·登庐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