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年逾五叹无闻":年过五十,感叹自己没有什么名声,
"岁事从头又一新":一年的事情又重新开始,一切都是新的。
"徒得襄阳齿耆旧":我徒然在襄阳被视作年高望重之人,
"却惭庄子号陈人":可内心却因自己如同庄子所说的老而无用之人而深感惭愧。
"垂垂榆景已侵耄":垂垂老矣,我已步入暮年,
"冉冉花辰不减春":美好的时光依旧如春天般充满生机。
"日涉丘园今已矣":往日常去丘园的生活现在已经结束了,
"北山亦足了闲身":在北山也足够用来安度闲适的余生。
南宋诗人
卫宗武(?~1289),南宋诗人。字淇父,号九山,别号水北,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淳祐年间知常州,后罢归,闲居三十余载,以诗文自娱。曾于华亭组织真率会,邀约叶汝舟、陆鹏南等乡贤耆老诗酒唱和,月集游赏。宋亡,不仕。卫宗武的诗文多推重节义,气韵冲淡,有萧然自得之趣,宋亡后的诗作更显眷怀故国、慨叹兴亡的凄凉沉痛。清人辑有《秋声集》。
1. 分段赏析
首联“希年逾五叹无闻,岁事从头又一新”,诗人开篇便发出感慨,自己年过五十却依旧默默无闻,新的一年又重新开始。“叹无闻”直接表达出对自己人生至今没有突出成就的遗憾,而新一年的开始更增添了这种岁月流逝却无所建树的感慨。颔联“徒得襄阳齿耆旧,却惭庄子号陈人”,此联运用典故,表明自己虽在当地被视为年高之人,但自觉没有庄子那种超脱的心境。在对自身与庄子的对比中,体现出诗人对自身精神境界的反思,以及对时光带来的变化和束缚的无奈。颈联“垂垂榆景已侵耄,冉冉花辰不减春”,诗人描绘自己已步入垂暮之年,然而美好的时光却依旧如春天般充满生机。通过对比自身的衰老与时光的美好,突出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尾联“日涉丘园今已矣,北山亦足了闲身”,诗人表示过去常去丘园的生活已成为过去,如今在北山也能够安度余生。此句表明诗人对过去生活方式的放弃,以及对未来在北山过闲适生活的向往,使诗歌情感从感慨转向对未来生活的期许。
上一篇:宋·卫宗武《寄兴(其二)》
下一篇:宋·卫宗武《赓沈赞府题二陆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