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īng
èr

朝代:宋作者:卫宗武浏览量:1
mén
shì
shì
wén
rèn
xīn
duō
bìng
fáng
wéi
shòu
寿
kǎo
shēng
gèng
zuò
xián
rén
jīn
chù
huáng
guān
jiāo
xíng
hóng
pèi
chūn
shí
shì
róng
yǒu
dào
shàn
shēn

译文

关闭家门,世间诸事不必听闻,全然任由它像棋局般自行更新。身体多病,不妨碍成为长寿之人,余下岁月,更乐意做个闲散的人。如今居住在乡野,过着道士般的日子,记起往昔在郊外出行,正值红旗飘展的春日。必须知晓,世间荣华都如同泥土野草,怎比得上秉持正道、好好修身自身。

逐句剖析

"杜门世事不须闻":关闭家门,世间诸事不必听闻,

"一任如棋局自新":全然任由它像棋局般自行更新。

"多病不妨为寿考":身体多病,不妨碍成为长寿之人,

"余生更喜作闲人":余下岁月,更乐意做个闲散的人。

"居今野处黄冠日":如今居住在乡野,过着道士般的日子,

"记昔郊行红旆春":记起往昔在郊外出行,正值红旗飘展的春日。

"须识世荣俱土苴":必须知晓,世间荣华都如同泥土野草,

# 识:一作褒。

"岂如有道善其身":怎比得上秉持正道、好好修身自身。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寄兴(其二)》是宋末元初诗人卫宗武创作的七言律诗。诗作借对世事、自身境遇的书写,表达隐逸自守、看淡荣禄的情怀。首联说关起门不管世事,任它像棋局变化。体现诗人远离俗事、看淡变迁的心态。颔联讲多病也不妨长寿,余生就爱当闲人。展现诗人安于现状、享受闲适的心境。颈联今隐居像道士般生活,忆往昔郊行春日盛景。突出对当下隐逸的认可。尾联点明世俗荣华如土渣,不如修身守道。抒发诗人超脱世俗、坚守自我的志趣。全诗语言质朴蕴藉,展现诗人超脱尘世、安于闲适的心境,是宋末元初遗民对人生价值思索的诗作。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诗人

卫宗武(?~1289),南宋诗人。字淇父,号九山,别号水北,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淳祐年间知常州,后罢归,闲居三十余载,以诗文自娱。曾于华亭组织真率会,邀约叶汝舟、陆鹏南等乡贤耆老诗酒唱和,月集游赏。宋亡,不仕。卫宗武的诗文多推重节义,气韵冲淡,有萧然自得之趣,宋亡后的诗作更显眷怀故国、慨叹兴亡的凄凉沉痛。清人辑有《秋声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杜门世事不须闻,一任如棋局自新”,以“杜门”点明隐居状态,“不须闻”尽显对世事的疏离,“如棋局自新”,将世事变幻比作棋局更新,简洁勾勒出诗人不问俗事、任其发展的超脱心态。颔联“多病不妨为寿考,余生更喜作闲人”,说身体多病却不妨碍长寿,余生偏爱做闲人,“不妨”“更喜”传递出对闲适生活的满足,凸显安于现状、淡泊物欲的心境。颈联“居今野处黄冠日,记昔郊行红旆春”,“野处黄冠”是当下隐居的道士般生活,“郊行红旆春”是往昔春日郊行、仪仗相随的热闹,反差中强化对如今隐逸生活的认同。尾联“须识世荣俱土苴,岂如有道善其身”,直述观点,以“土苴”喻世间荣华不值一提,倡导“有道善其身”,升华主题,展现诗人对修身正道的追求,及对世俗虚荣的摒弃,使全诗隐逸、自省的情感更显深沉。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卫宗武《自霅还登舟》

下一篇:宋·卫宗武《寄兴(其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