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发至皓首":从少年束发到满头白发,
"雅意在林谷":平生志趣始终在山林幽谷之间。
"退闲十五年":退隐闲居十五年,
"一官如脱梏":摆脱官职就像挣脱枷锁一样轻松。
"抱关寻故步":曾短暂担任卑微官职,想追寻旧路,
"谬语不可赎":却发现言行多有谬误,难以弥补。
"投绂赋归来":最终辞官效仿“归去来兮”,
"幸不至迷复":庆幸自己没有在官场中彻底迷失。
"有田可饷饥":有田地可以耕种饱腹,
"有园可寄目":有园圃可以观赏悦目。
"有屋枵然大":有宽敞空荡的房屋,
"其中无所蓄":没有多余的积蓄。
"代步跨款段":出行靠慢步行走的马,
"课耕驱觳觫":督促耕作时驱使着颤抖的耕牛。
"斗筲量易盈":自己所求如斗筲般容易满足,
"菟裘计已足":养老的居所已谋划周全。
"慨方际时艰":感慨生逢乱世,
# 慨:一作嘅。
"已幸免僇辱":幸好能免于官场的屈辱。
"年丰喜洊臻":庆幸连年丰收,
"我庾有新谷":我的谷仓堆满新粮。
"床头酒一壶":床头放着一壶酒,
"架上书数束":书架上摆着几卷书。
"酒余取书诵":酒后取书诵读,
"岂不胜丝竹":这乐趣难道不比听音乐更美妙。
"水北与城南":屋北水边、城南地头,
"苍筠列万玉":苍翠的竹子如万玉排列般挺拔。
"更须仿元亮":还要效仿陶渊明,
"剩种松与菊":多种些松树与菊花。
"招邀文字侣":邀请志同道合的文友,
"吟哦日相属":每日吟诗唱和、相互应和。
"自足了余生":以此自足度过余生,
"此外复何欲":此外还有什么别的欲望呢。
南宋诗人
卫宗武(?~1289),南宋诗人。字淇父,号九山,别号水北,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淳祐年间知常州,后罢归,闲居三十余载,以诗文自娱。曾于华亭组织真率会,邀约叶汝舟、陆鹏南等乡贤耆老诗酒唱和,月集游赏。宋亡,不仕。卫宗武的诗文多推重节义,气韵冲淡,有萧然自得之趣,宋亡后的诗作更显眷怀故国、慨叹兴亡的凄凉沉痛。清人辑有《秋声集》。
1. 分段赏析
“束发至皓首……幸不至迷复”:诗人回顾一生,“束发至皓首,雅意在林谷”表明从年少到年老,内心始终向往山林幽谷的宁静生活。“退閒十五年,一官如脱梏”则直言退休后的感受,将官职比作桎梏,体现出对官场束缚的厌恶以及脱离官场的解脱之感。“抱关寻故步,谬语不可赎。投绂赋归来,幸不至迷复”,讲述了自己曾短暂任职,自觉言语行为多有过错,庆幸自己及时辞官,没有在官场中迷失更远,表达了对回归本真生活的庆幸。“有田可饷饥……我庾有新谷”:此部分描绘了诗人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有田可饷饥,有园可寄目。有屋枵然大,其中无所蓄”,以质朴的语言介绍自己有田可耕种饱腹,有园可观赏悦目,房屋虽大却无过多积蓄,展现出一种简朴自然的生活状态。“代步跨款段,课耕驱觳觫”,写自己骑着慢行的马出行,驱使耕牛劳作,生活闲适而充实。“斗筲量易盈,菟裘计已足。慨方际时艰,已幸免僇辱”,诗人认为自己所求不多,容易满足,且感慨生逢乱世,自己能免受官场的侮辱,已是万幸。“年丰喜洊臻,我庾有新谷”,则是对丰收的喜悦,新谷满仓,生活有了保障,更添知足之感。“床头酒一壶……此外复何欲”:这部分侧重于描述诗人的精神生活。“床头酒一壶,架上书数束。酒余取书诵,岂不胜丝竹”,床头有酒,架上有书,饮酒读书的乐趣胜过欣赏音乐,体现出诗人对精神富足的追求。“水北与城南,苍筠列万玉。更须倣元亮,剩种松与菊”,描绘了居所周边翠竹如玉的美景,并表示要效仿陶渊明多种松菊,营造高雅的生活环境。“招邀文字侣,吟哦日相属”,写诗人与文人雅士相聚,每日吟诗唱和,生活悠然自得。最后“自足了余生,此外复何欲”直接点明主题,表明自己对当前生活十分满足,别无所求,传达出一种淡泊宁静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