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uí
yáng

朝代:宋作者:卫宗武浏览量:1
fāng
wéi
chǔ
èr
yòng
zhì
jué
wéi
móu
lóng
zhōu
fèng
jué
suì
yóu
shì
gōng
yǔ​​
bié
diàn
殿
kuài
shì
yín
zhì
jiǔ
yàn
yào
huāng
huì
zhě
sān
shí
guó
shé
huáng
zhī
suǒ
chén
qīn
jià
liǎng
zhēng
liáo
fāng
qiě
qióng
qún
dào
suì
fēng
jǐn
hūn
yóu
zhī
jiàn
zhé
zhū
zhǒu
é
biàn
shēng
bīng
rèn
jiāo
xiào
shú
shèn
yān
shēn
wáng
ér
guó

译文

当他(杨广)还是太子(储君)的时候,使用智谋就已经十分诡诈。等到他登上皇位,谋划的事情是多么的悖逆啊。乘坐着龙舟和华丽的船只,没有一年不出游享乐。各处的离宫和别殿,他尽情地做着荒淫逸乐之事。设酒宴招待边远属国,来赴会的有三十个国家。无论是紫舌国还是黄支国,没有不表示臣服的。亲自率军两次征讨辽国,尚且肆意发动战争。于是各地盗贼像蜜蜂一样纷纷兴起,国家的土地日益缩减。昏庸至此仍不醒悟,固执地拒绝进谏还常常诛杀劝谏的人。很快身边的近臣和亲信发生叛变,兵刃就在眼前交锋。还有谁能比他更不肖的呢,最终自己身死并且国家覆灭。

逐句剖析

"方其为储贰":当他(杨广)还是太子(储君)的时候,

"用智固已谲":使用智谋就已经十分诡诈。

"及夫据大器":等到他登上皇位,

"为谋抑何逆":谋划的事情是多么的悖逆啊。

"龙舟及凤谲":乘坐着龙舟和华丽的船只,

"无岁不游适":没有一年不出游享乐。

"离宫与别殿":各处的离宫和别殿,

"快意事淫佚":他尽情地做着荒淫逸乐之事。

"置酒燕要荒":设酒宴招待边远属国,

"会者三十国":来赴会的有三十个国家。

"紫舌与黄支":无论是紫舌国还是黄支国,

"无所不臣服":没有不表示臣服的。

"亲驾两征辽":亲自率军两次征讨辽国,

"方且肆穷黩":尚且肆意发动战争。

"群盗遂蜂起":于是各地盗贼像蜜蜂一样纷纷兴起,

"土地日紧蹙":国家的土地日益缩减。

"惛犹不知悟":昏庸至此仍不醒悟,

"愎谏辄诛戮":固执地拒绝进谏还常常诛杀劝谏的人。

"肘腋俄变生":很快身边的近臣和亲信发生叛变,

"兵刃交于目":兵刃就在眼前交锋。

"不肖孰甚焉":还有谁能比他更不肖的呢,

"身亡而国覆":最终自己身死并且国家覆灭。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隋炀帝》是南宋卫宗武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诗中先指明隋炀帝为太子时便狡黠多诈,登基后行事愈发乖张悖逆。接着历数其恶行,如乘龙舟四处巡游,广修离宫别殿肆意享乐;大摆酒宴宴请诸国,追求表面臣服的虚荣;亲率大军两征辽国,穷兵黩武。最终,因他的倒行逆施,致使盗贼蜂起、国土沦丧,却仍不知悔改,拒谏还诛杀大臣,终落得身死国灭的下场。该诗批判了隋炀帝的种种暴政,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思,具历史警示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诗人

卫宗武(?~1289),南宋诗人。字淇父,号九山,别号水北,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淳祐年间知常州,后罢归,闲居三十余载,以诗文自娱。曾于华亭组织真率会,邀约叶汝舟、陆鹏南等乡贤耆老诗酒唱和,月集游赏。宋亡,不仕。卫宗武的诗文多推重节义,气韵冲淡,有萧然自得之趣,宋亡后的诗作更显眷怀故国、慨叹兴亡的凄凉沉痛。清人辑有《秋声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方其为储贰,用智固已谲。及夫据大器,为谋抑何逆”,这几句是说隋炀帝在做太子时,就已经善于使用智谋,心思狡黠。等到他登上皇位后,所谋划的事情更是乖逆无道。开篇两句直接点明隋炀帝的性格特点和行为本质,为全诗定下批判的基调,让读者对隋炀帝有一个初步的负面印象,也引出了后面具体描述其种种恶行的内容。“龙舟及凤谲,无岁不游适。离宫与别殿,快意事淫佚”,描绘了隋炀帝生活的奢华糜烂。他每年都乘坐着豪华的龙舟等船只巡游,在各地建造了众多离宫别殿,在其中肆意享乐,沉溺于酒色之中,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展现出他的荒淫无度。“置酒燕要荒,会者三十国。紫舌与黄支,无所不臣服”,写出了隋炀帝在外交上的一些作为。他设置酒宴,宴请远方的国家,使得三十个国家前来聚会,周边的一些国家也都表示臣服。这表明他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家的威严和影响力,但这种表面的风光背后,是他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和统治欲。“亲驾两征辽,方且肆穷黩”,则讲述了他亲自率军两次征讨辽国,穷兵黩武,肆意发动战争,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导致社会矛盾激化。“群盗遂蜂起,土地日紧蹙。惛犹不知悟,愎谏辄诛戮”,由于隋炀帝的暴政和穷兵黩武,使得各地盗贼纷纷兴起,国家的土地日益减少,局势变得动荡不安,国家陷入了内忧外患的困境。面对国家的危机,隋炀帝却仍然昏庸不知醒悟,对于大臣的劝谏拒不接受,反而加以诛杀,进一步加剧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和分裂。“肘腋俄变生,兵刃交于目。不肖孰甚焉,身亡而国覆”,最终,身边的人发动了政变,隋炀帝亲眼看到了兵刃相加的场景,暗示了他的悲惨结局。最后,诗人感慨隋炀帝的不肖行为到了极点,最终导致了自己的死亡和国家的灭亡,这是他咎由自取的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卫宗武《满江红·屑玉飞霙》

下一篇:宋·卫宗武《再和易后韵为前韵六首 其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