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ǒng
xiāng
piàn
pán
méi

朝代:宋作者:卫宗武浏览量:1
bàn
shēng
xiāng
ào
hán
méi
nán
bìng
zhòng
méi
kàn
míng
móu
xuě
céng
céng
tuì
jiāo
lóng
pán
qiǎo
ruò
tiān
chéng
jīng
suì
yuǎn
lái
kuò
zhàn
chūn
kuān
lǎo
yóu
wèi
shí
huā
miàn
hán
háo
zuò
shì
guān

译文

有一瓣梅花独自散发着清香,傲然面对这寒冷的季节,这般的梅花,实在不能和其他普通梅花相提并论。它那花瓣好似明亮眼眸般的玉雪,层层叠叠地堆积在一起,那盘曲的枝干如同蜕骨的蛟龙,蜿蜒曲折地盘旋着。它精巧得就像是天然形成的一样,经历了岁月的长久洗礼,移栽到这开阔的地方,占据了更为广阔的春日空间。老夫我到现在还未曾亲眼见到它的花容,只能含着毛笔,通过想象来描绘出这样的景象。

逐句剖析

"一瓣生香独傲寒":有一瓣梅花独自散发着清香,傲然面对这寒冷的季节,

"此梅难并众梅看":这般的梅花,实在不能和其他普通梅花相提并论。

"明眸玉雪层层积":它那花瓣好似明亮眼眸般的玉雪,层层叠叠地堆积在一起,

"蜕骨蛟龙曲曲蟠":那盘曲的枝干如同蜕骨的蛟龙,蜿蜒曲折地盘旋着。

"巧若天成经岁远":它精巧得就像是天然形成的一样,经历了岁月的长久洗礼,

"移来地阔占春宽":移栽到这开阔的地方,占据了更为广阔的春日空间。

"老夫犹未识花面":老夫我到现在还未曾亲眼见到它的花容,

"觅句含毫作是观":只能含着毛笔,通过想象来描绘出这样的景象。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咏野渡香片蟠梅》是宋代诗人卫宗武创作的七言律诗。此诗以野渡旁的香片蟠梅为描写对象,通过对其形态、生长环境及精神特质的刻画,展现了梅花凌寒独放的坚韧与自然天成的美感。首联点明梅花独傲严寒、卓尔不群的特性;颔联以细腻笔触描摹其如玉雪般晶莹的花瓣与盘曲如龙的枝干;颈联强调其历经岁月雕琢的天然之美及移栽后占据春景的广阔姿态;尾联则以诗人未识花面的遗憾,表达对梅花的向往与艺术创作的深思。诗中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赋予梅花以灵动的生命力。全篇语言凝练,意象生动,在对梅花的赞美中融入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敬畏与对生命韧性的赞美。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诗人

卫宗武(?~1289),南宋诗人。字淇父,号九山,别号水北,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淳祐年间知常州,后罢归,闲居三十余载,以诗文自娱。曾于华亭组织真率会,邀约叶汝舟、陆鹏南等乡贤耆老诗酒唱和,月集游赏。宋亡,不仕。卫宗武的诗文多推重节义,气韵冲淡,有萧然自得之趣,宋亡后的诗作更显眷怀故国、慨叹兴亡的凄凉沉痛。清人辑有《秋声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总写梅花特质。“一瓣生香独傲寒,此梅难并众梅看”,以“独傲寒”凸显梅花凌寒绽放的坚韧品格,用“难并众梅看”强调其卓尔不群的独特地位,奠定全诗对梅花的赞美基调,简洁有力地突出描写对象的非凡特质。颔联细致描摹梅花形态。“明眸玉雪层层积,蜕骨蛟龙曲曲蟠”,前句以“玉雪层层积”比喻梅花花瓣的晶莹洁白与层叠质感,如明眸般清透灵动;后句将枝干比作“蜕骨蛟龙”的“曲曲蟠”之态,生动展现枝干盘曲苍劲的形貌,一写花瓣之秀,一写枝干之奇,动静结合,意象鲜明。颈联突出梅花的天然与气势。“巧若天成经岁远,移来地阔占春宽”,前句以“巧若天成”强调梅花历经岁月雕琢的自然之美,仿佛未经人工修饰的浑然天成之作;后句“移来地阔”写其移栽后的生长环境,“占春宽”则以开阔视角展现梅花在春日中占据广阔天地的蓬勃姿态,暗含对其生命力的赞叹。尾联抒写诗人的创作情境。“老夫犹未识花面,觅句含毫作是观”,诗人坦言尚未亲眼见到梅花真容,却凭借想象含毫构思诗句,以虚写实,既增添了梅花的神秘韵味,又体现诗人对梅花的神往与艺术创作的虔诚态度,在虚实交织中收束全诗。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卫宗武《过墓邻僧寺》

下一篇:宋·卫宗武《韩延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