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bái
zhà
shí
shān

朝代:宋作者:卫宗武浏览量:1
piān
zhōu
fàn
qīng
zhà
yóu
biàn
céng
luán
yōu
tǎo
jiā
jiǔ
xīn
yín
jiè
kàn
huái
yīn
fēng
zhuǎn
xià
méi
liú
hán
wèi
yún
fán
jūn
shàng
duān

译文

乘一叶小船在清澈的霅溪上飘荡,穿着游山的木屐走遍了层层叠叠的山峦。为寻访幽胜之地离家已经很久,新写成的诗句姑且请友人赏读。槐树荫下的凉风带来了夏日的转换,梅雨时节的雨丝还残留着一丝寒意。没想到我这如浮云般漂泊无定的行迹,还劳烦您动笔写入诗中。

逐句剖析

"扁舟汎清霅":乘一叶小船在清澈的霅溪上飘荡,

"游屐遍层峦":穿着游山的木屐走遍了层层叠叠的山峦。

"幽讨离家久":为寻访幽胜之地离家已经很久,

"新吟借客看":新写成的诗句姑且请友人赏读。

"槐阴风转夏":槐树荫下的凉风带来了夏日的转换,

"梅子雨留寒":梅雨时节的雨丝还残留着一丝寒意。

"不谓浮云迹":没想到我这如浮云般漂泊无定的行迹,

"烦君上笔端":还劳烦您动笔写入诗中。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自霅和石山》是宋末元初诗人卫宗武创作的五言律诗。此诗写乘扁舟游清霅、着游屐遍层峦的经历,展现出游览的广度。借新作与客共赏之事,流露出行旅中的雅趣,描绘槐阴生凉、梅雨带寒的景致,营造出清幽微凉的氛围,抒发对友人将自己漂泊行踪入诗的感慨,尽显随性与感激。全诗以细腻的笔触记录旅途所见所感,将自然之景与个人情思相融,语言质朴却意蕴深远,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生活体验与文学功底。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诗人

卫宗武(?~1289),南宋诗人。字淇父,号九山,别号水北,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淳祐年间知常州,后罢归,闲居三十余载,以诗文自娱。曾于华亭组织真率会,邀约叶汝舟、陆鹏南等乡贤耆老诗酒唱和,月集游赏。宋亡,不仕。卫宗武的诗文多推重节义,气韵冲淡,有萧然自得之趣,宋亡后的诗作更显眷怀故国、慨叹兴亡的凄凉沉痛。清人辑有《秋声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扁舟汎清霅,游屐遍层峦”两句是描写游览的行踪。“扁舟”点明出行工具,“汎清霅”展现出在清澈的霅水上泛舟的悠然;“游屐”指游人的鞋子,代指游览之举,“遍层峦”则体现出游览范围之广,遍历层层山峦。这两句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诗人畅游山水的情景,为全诗奠定了闲适的基调。“幽讨离家久,新吟借客看”两句是叙述行旅中的经历与雅事。“幽讨”写出诗人探寻幽胜之地的执着,“离家久”则暗示出游时间之长;“新吟”指新作的诗篇,“借客看”体现出诗人乐于与友人分享创作的心境。这两句将寻幽的痴迷与分享的快意相结合,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精神追求。“槐阴风转夏,梅子雨留寒”两句是描绘途中的景致。“槐阴”即槐树的树荫,“风转夏”写出夏日里槐树荫下凉风习习,仿佛季节在此转换;“梅子雨”指初夏的梅雨,“留寒”则点出梅雨天气带来的微凉之感。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到季节交替时的细微变化,营造出清幽凉爽的氛围。“不谓浮云迹,烦君上笔端”两句是抒发内心的感慨。“浮云迹”以浮云喻指自己漂泊无定的行踪,“不谓”二字透露出些许意外;“烦君”表达对友人的感激,“上笔端”则指友人将自己的行踪写入诗中。这两句语言质朴,却将漂泊的随性与对友人的感激之情巧妙融合,余味悠长。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卫宗武《和丹岩》

下一篇:宋·卫宗武《春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