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时节近清明":正是落花纷飞的时节,清明已渐渐临近。
"南园芳草青":南园里的芳草一片青葱。
"东风料峭雨难晴":东风带着寒意,细雨连绵,天色难以放晴,
"那堪中宿酲":怎能忍受昨夜醉酒后的余醉未消。
"回首处":回首遥望过往的种种,
"自销凝":独自黯然神伤,心神恍惚。
"谁知人瘦生":谁又能知道我因愁思而日渐消瘦。
"倚阑无语不禁情":倚着栏杆默默无言,终究无法抑制心中的情感。
"杜鹃啼数声":忽然传来几声杜鹃的悲鸣。
南宋词人
王炎(1138~1218),南宋词人。字晦叔,号双溪,祖籍婺源(今属江西)。乾道进士,历任太学博士、秘书郎,知饶州、湖州时不畏豪强,于民多有惠政。其诗文博雅精深,议论醇正。他作词主张以婉转曲折为善。主要作品赋有《水西风光赋》《竹赋》等,诗有《南斋中秋小酌》《田间闲步》等,词有《蝶恋花·崇阳县圃夜饮》《点绛唇·崇阳野次》等。其一生著述丰富,有词集《双溪诗余》。
1. 写作手法
多感官描写:全诗运用多感官描写,“落花时节”“芳草青”“东风料峭雨难晴”等,描绘暮春时节花落、草青、风雨凄迷的景象,形成直观的画面感。“杜鹃啼数声”以杜鹃的悲鸣之声入耳,与视觉景物相互呼应,通过声音强化环境的凄清感,更能体现作者的愁绪。
2. 分段赏析
上片开篇“落花时节近清明。南园芳草青”点明时节与地点,暮春落花之际,临近清明,南园里芳草青青。“落花”暗示春光将逝,“芳草青”虽显生机,却也暗含时光流转的怅惘,两者形成微妙对比。“东风料峭雨难晴”进一步描绘环境,春风带着寒意,细雨连绵难停,凄冷的天气烘托出主人公内心的压抑。“那堪中宿酲”则直言昨夜醉酒,今晨酒醒仍感不适,借酒消愁的行为,侧面反映出其愁绪之深,难以排遣。下片“回首处,自销凝”转向人物神态,主人公回首往事,独自黯然神伤,“销凝”二字生动刻画其魂牵梦绕、神思恍惚的状态。“谁知人瘦生”以自问语气,道出因愁思而日渐消瘦的苦楚,这份孤独与憔悴无人知晓,更添凄凉。“倚阑无语不禁情”描绘其倚栏而立,默默无言,却终究难以抑制内心的情感,将伤春怀远的愁绪推向高潮。结尾“杜鹃啼数声”以景结情,杜鹃的啼鸣凄厉哀婉,仿佛在诉说主人公的心事,进一步强化了全词凄婉伤感的氛围,令人回味无穷。
上一篇:宋·王炎《酬李秀才》
下一篇:宋·王炎《鉴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