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òng
shì
shēng

朝代:宋作者:王炎浏览量:1
qīng
xiān
liàn
yán
yún
shēn
chù
chéng
qīng
luán
táo
huā
shí
wáng
lǎo
guì
huā
bàn
luò
cháng
é
hán
zhī
yīng
qióng
ruǐ
wèi
jiàng
xiāo
dào
jǐng
kuī
rén
jiān
fēng
wēi
shuǐ
shè
xiāng
dìng
hǎi
liú
hóng
rán
zhōng
zhōu
fēng
hǎo
piān
rán
wàn
lái
yún
píng
軿
tán
tán
yuàn
luò
chūn
lǎo
bié
yǒu
yuè
cáng
tiān
suān
dòng
yān
zhí
chuī
shēng
kāi
bīn
yán
jiǔ
chóng
gào
zhào
huán
pèi
liǎng
ér
绿
shòu
jīn
chuán
nán
shān
píng
hǎi
jié
gāo
táng
huān
qióng
nián

译文

青都仙子有着美玉般的容颜,从五云深处乘青鸾而来。桃花将要结果时王母已显苍老,桂花半落之际嫦娥倍感清寒。芝英琼蕊之类的仙品滋味淡薄,从高空俯瞰人间景象。微风中水汽与花香仿佛可捧在手心,雨后石榴红得像要燃烧。中原的风光景物本也美好,您像乘仙车般从万里之外翩然而至。深邃的院落里春光永驻,如同藏着另一个自在天地。狻猊香炉纹丝不动,香烟缕缕直升,吹笙击鼓摆开寿宴。朝廷的紫诰照亮环佩,两个儿子系着绿绶带扶着酒器。南山可以铲平,大海会枯竭,唯有高堂的欢乐永无止境。

逐句剖析

"青都仙子玉炼颜":青都仙子有着美玉般的容颜,

"五云深处乘青鸾":从五云深处乘青鸾而来。

"桃花欲实王母老":桃花将要结果时王母已显苍老,

"桂花半落嫦娥寒":桂花半落之际嫦娥倍感清寒。

"芝英琼蕊薄滋味":芝英琼蕊之类的仙品滋味淡薄,

"绛霄倒景窥人间":从高空俯瞰人间景象。

"风微水麝香可掬":微风中水汽与花香仿佛可捧在手心,

"雨定海榴红欲燃":雨后石榴红得像要燃烧。

# 海:王本作火。

"中州风物亦自好":中原的风光景物本也美好,

"翩然万里来云軿":您像乘仙车般从万里之外翩然而至。

"潭潭院落春不老":深邃的院落里春光永驻,

"别有日月藏壶天":如同藏着另一个自在天地。

"狻猊不动烟缕直":狻猊香炉纹丝不动,香烟缕缕直升,

"吹笙伐鼓开宾筵":吹笙击鼓摆开寿宴。

"九重紫诰照环佩":朝廷的紫诰照亮环佩,

"两儿绿绶扶金船":两个儿子系着绿绶带扶着酒器。

"南山可平海可竭":南山可以铲平,大海会枯竭,

"高堂欢乐无穷年":唯有高堂的欢乐永无止境。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贺吴继仲母氏生日》是南宋词人王炎为友人吴继仲母亲祝寿所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此诗开篇以“青都仙子”“王母”“嫦娥”等神话意象,将寿星比作仙人,赞其尊贵不凡;继而描绘吴府雅致环境与热闹寿宴,展现其人间生活的美好;再写朝廷诰命加身、子孙官居高位的家族荣光;末二句直白抒发了对长辈长寿、家庭永享欢乐的美好祝愿。全诗语言典雅庄重,借神话意象表达了对寿星的尊崇与美好祝愿。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词人

王炎(1138~1218),南宋词人。字晦叔,号双溪,祖籍婺源(今属江西)。乾道进士,历任太学博士、秘书郎,知饶州、湖州时不畏豪强,于民多有惠政。其诗文博雅精深,议论醇正。他作词主张以婉转曲折为善。主要作品赋有《水西风光赋》《竹赋》等,诗有《南斋中秋小酌》《田间闲步》等,词有《蝶恋花·崇阳县圃夜饮》《点绛唇·崇阳野次》等。其一生著述丰富,有词集《双溪诗余》。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也是一首祝寿诗。这首诗通过融合仙界意象与自然景物,描绘了寿宴的喜庆场景,表达了对长辈长寿和家庭欢乐无穷的美好祝愿。

2. 写作手法

比喻:以“青都仙子”喻吴母,将其容颜比作“玉炼颜”,既写其清雅脱俗,又暗赞其福寿如玉石般恒久;“五云深处乘青鸾”以仙人乘鸾的意象,进一步增强其超凡气质。“别有日月藏壶天”用“壶中天地”的作比,喻居所如仙境般安宁永恒,暗含对寿者生活安乐的祝福。这些比喻融神话想象与现实赞美于一体,使祝寿语既典雅又生动,避免了直白称颂的平淡。对比:“桃花欲实王母老,桂花半落嫦娥寒”,以王母、嫦娥随岁月老去,对比寿者如仙人般超脱时光,凸显其福寿绵长;“南山可平海可竭,高堂欢乐无穷年”,用南山可平、大海可竭的易变,对比高堂欢乐的永恒,直抒对长寿的祈愿。这些对比以强烈的反差,突出寿者的独特与祝福的恳切,使情感表达更鲜明,深化了贺寿的主旨。烘托:“风微水麝香可掬”写香气可触,“雨定海榴红欲燃”状花色似火,以清新明丽的自然景致,侧面烘托寿宴的雅致喜庆;“狻猊不动烟缕直”绘香炉静雅,“吹笙伐鼓开宾筵”写乐声喧闹,动静相衬中,既显寿宴的庄重,又衬出庆典的热闹,层层烘托出寿辰的祥和盛景,让对寿者的祝福更具感染力。

3. 分段赏析

前四句“青都仙子玉炼颜,五云深处乘青鸾。桃花欲实王母老,桂花半落嫦娥寒”,以神话起笔,将吴母比作仙界人物。“青都”是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青鸾”是仙人坐骑,诗人用“青都仙子”“乘青鸾”的意象,赋予寿星超凡脱俗的气质,暗赞其容貌如美玉般温润,身份尊贵如仙人。后两句以“王母”“嫦娥”作衬:王母的桃花尚未结果,嫦娥的桂花初落,既突出吴母如神仙般福寿绵长,又以神话人物的“老”“寒”反衬其容颜与精神的饱满,避免了直白的夸赞,显得含蓄典雅。接着四句“芝英琼蕊薄滋味,绛霄倒景窥人间。风微水麝香可掬,雨定海榴红欲燃”,前两句承接“仙”的意象,写仙家以芝英、琼蕊为食,滋味淡然,而仙人从高空俯瞰人间,暗示吴母虽居尘世,生活却如仙境般清雅美好。后两句转向现实景致:微风中水汽与花香交融,仿佛可捧在手中;雨后的石榴花红得热烈似火。“香可掬”“红欲燃”用生动的感官描写,既展现了吴府环境的雅致,又以明艳色彩烘托出祝寿时的喜庆氛围。接下来六句“中州风物亦自好,翩然万里来云軿。潭潭院落春不老,别有日月藏壶天。狻猊不动烟缕直,吹笙伐鼓开宾筵”,这部分转向对吴母身世与寿宴场景的描写。“中州”可能是吴母的故乡,“云軿”既呼应前文“仙”的意象,也暗示其迁居的尊贵。“潭潭院落”形容宅第深邃庄重,“春不老”“壶天”则赞其居所如世外桃源,岁月静好。后两句聚焦寿宴:狻猊中烟缕笔直升起,笙鼓齐鸣,宾客满座,以“不动”的香炉与“吹笙伐鼓”的热闹形成动静对比,既显寿宴的隆重,又暗合家族的沉稳气派。最后四句“九重紫诰照环佩,两儿绿绶扶金船。南山可平海可竭,高堂欢乐无穷年”,“九重紫诰”指朝廷对官员家属的封赏,“环佩”显吴母身份尊贵;“两儿绿绶”写吴继仲兄弟官居高位,在宴上侍奉母亲饮酒,既赞子孙贤达、家族荣光,又体现“母以子贵”的传统伦理。最后以“南山可平、沧海可竭”的夸张,反衬“高堂欢乐无穷年”的祝愿,用自然界的永恒意象强化对吴母福寿绵长的期盼,直白而真挚。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王炎《鳙溪行》

下一篇:宋·王炎《自南斋晚归二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