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暖泥融燕子飞":春日温暖,泥土变得湿润松软,燕子轻快地飞来飞去,
"海棠深浅注胭脂":海棠花或深或浅,就像涂抹了胭脂般娇艳动人。
"一杯社日治聋酒":在这社日的美好时刻,喝下一杯能治耳聋的酒,
"报答春光烂漫时":以此来酬谢这烂漫美好的春日时光。
南宋词人
王炎(1138~1218),南宋词人。字晦叔,号双溪,祖籍婺源(今属江西)。乾道进士,历任太学博士、秘书郎,知饶州、湖州时不畏豪强,于民多有惠政。其诗文博雅精深,议论醇正。他作词主张以婉转曲折为善。主要作品赋有《水西风光赋》《竹赋》等,诗有《南斋中秋小酌》《田间闲步》等,词有《蝶恋花·崇阳县圃夜饮》《点绛唇·崇阳野次》等。其一生著述丰富,有词集《双溪诗余》。
1. 分段赏析
“日暖泥融燕子飞”一句描绘春日的动态景象。“日暖泥融”点明时节特点,温暖的阳光照耀大地,泥土变得湿润松软,为画面奠定了温暖舒适的基调。“燕子飞”则是动态描写,展现出春日里燕子轻盈穿梭、生机勃勃的模样,一个“飞”字让整个画面鲜活灵动起来,仿佛将读者带入了充满春意的场景之中,体现出大自然的活力与美好。“海棠深浅注胭脂”一句运用拟人手法描摹海棠花的姿态。“海棠”点明描写对象,“深浅”细腻地表现出海棠花色彩浓淡不一的层次感,“注胭脂”将海棠花比作女子涂抹胭脂,赋予海棠花以人的动作和美感,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海裳花开得娇艳欲滴、绚烂迷人的模样,展现出春日繁花似锦的盛景,也暗含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细致观察与赞美之情。“一杯社日治聋酒”一句引入社日的民俗元素。“社日”是古代祭祀土地神的节日,具有浓厚的传统文化色彩。“治聋酒”是社日的习俗之一,民间认为在社日饮酒可以使人耳聪,远离疾病。此句直接点明社日饮酒的习俗,简洁地交代了节日氛围和民俗活动,为诗歌增添了生活气息和文化底蕴,同时也为后文情感的抒发做了铺垫。“报答春光烂漫时”一句直抒胸臆,点明主旨。“报答”一词直接表达出诗人的主观情感,“春光烂漫时”描绘出春日景色绚丽多姿、生机盎然的特点。诗人通过饮社日酒的方式,来回应和感恩这美好的春光,将对春日的喜爱之情与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融为一体,使整首诗在民俗与美景的交织中,展现出一种闲适、愉悦且充满诗意的氛围,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
上一篇:宋·王炎《双溪种花》
下一篇:宋·王炎《卜算子·散策问芳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