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huā

朝代:宋作者:林景熙浏览量:1
jìng
gēn
yuán
jìng
fāng
fēi
wàn
bǐng
tíng
tíng
chū
chéng
zuì
hún
xǐ​​
fēng
qīng
xiāng
chuī​​
zhì
cháng
xiāng
lěng
wēi
yún
qīng
gài
méng
shēn
yuè
zhī​​
què
xiào
mǎn
chéng
fēn
xiù
lián
gèng
tóng
shuí

译文

荷花的根茎纯净,原本就不与百花争夺芬芳,万朵荷花亭亭玉立,从碧绿的水波中挺立而出。荷叶上带着清晨的露水,如同醉酒后的肌肤,仿佛要被清洗干净,即使没有风,荷花自身的清新之气也会相互吹拂。用荷花制作的衣服,带着清冷的香气,被微云守护着,荷叶倾斜,与盖子深情相伴,这份深情只有明月知晓。诗人嘲笑满城的人们纷纷乘坐华丽的车子去欣赏荷花,而像濂溪先生那样真正理解荷花高洁之意的人,又有几个呢。

逐句剖析

"净根元不竞芳菲":荷花的根茎纯净,原本就不与百花争夺芬芳,

"万柄亭亭出碧漪":万朵荷花亭亭玉立,从碧绿的水波中挺立而出。

"乘露醉肌浑欲洗":荷叶上带着清晨的露水,如同醉酒后的肌肤,仿佛要被清洗干净,

"无风清气自相吹":即使没有风,荷花自身的清新之气也会相互吹拂。

"制裳香冷微云护":用荷花制作的衣服,带着清冷的香气,被微云守护着,

"倾盖盟深独月知":荷叶倾斜,与盖子深情相伴,这份深情只有明月知晓。

"却笑满城纷绣谷":诗人嘲笑满城的人们纷纷乘坐华丽的车子去欣赏荷花,

"濂溪此意更同谁":而像濂溪先生那样真正理解荷花高洁之意的人,又有几个呢。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荷花》是南宋诗人林景熙所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人以细腻笔触描绘荷花“净根不竞芳菲”的高洁品性,通过“乘露醉肌”“无风清气”等清雅意象,既展现了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特质,又暗喻自身在宋亡后不事新朝的气节。尾联以“濂溪此意”自比周敦颐,在嘲讽世俗“纷绣毂”的同时,流露出遗民独有的孤傲与坚守。全诗物我相融,含蓄深沉。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诗人

林景熙(1242~1310),南宋诗人。字德阳(一作德旸),号霁山,学者称霁山先生,温州平阳(今属浙江)人。咸淳七年上舍释褐。初授泉州教官,历礼部架阁,转从政郎。宋亡不仕,以诗书自娱,与会稽王英孙结盟。其诗文风格幽婉,沉郁悲凉又不失雄放;论诗主张“诗文归一”“根于性情”。代表作品有《山窗新糊有故朝封事稿阅之有感》《梦回》《古松》等。著有文集《白石稿》10卷、诗集《白石樵唱》6卷。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净根元不竞芳菲”,诗人开篇便点明荷花的本质特征。荷花的根茎纯净,从不与百花争奇斗艳,这种超然物外的品格,为全诗奠定了高洁的基调。荷花的“净根”象征着其不染尘俗的本性,与世俗的繁花相比,荷花更显得清高脱俗。次句“万柄亭亭出碧漪”,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荷花盛开的壮观景象。万朵荷花亭亭玉立,从碧绿的涟漪中挺立而出,给人以清新、高雅之感。“亭亭”一词生动地表现出荷花的优雅姿态,而“碧漪”则为画面增添了一抹灵动的色彩,使荷花在碧波中更显生机。颔联“乘露醉肌浑欲洗”,诗人细腻地描绘了荷花在清晨露水的滋润下,如同醉酒后的肌肤,仿佛要被清洗干净。这一句不仅生动地表现出荷花的娇美与清新,还赋予了荷花一种灵动的生命力。露水的滋润使荷花显得更加娇嫩欲滴,仿佛刚刚苏醒的美人,带着一丝慵懒与清新。“无风清气自相吹”则进一步强调了荷花的清新之气。即使没有风,荷花也散发着自然的清香,相互吹拂,营造出一种宁静、自然的氛围。这一句不仅描绘了荷花的香气,更表现了荷花的高洁与独立,不依赖外界的助力,自身便散发着迷人的魅力。颈联:制裳香冷微云护,倾盖盟深独月知“制裳香冷微云护”,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形容用荷花制作的衣服,香气清冷,有微云守护。这一句不仅突出了荷花的高洁与清冷,还赋予了荷花一种神秘的美感。微云的守护仿佛为荷花增添了一层保护,使其更加珍贵与独特。“倾盖盟深独月知”则赋予了荷花以人的情感。荷叶倾斜,与盖子深情相伴,只有明月知道其中的深情。这一句营造出一种幽静、神秘的意境,使荷花在诗人笔下更具灵性与情感。诗人通过这种拟人化的描写,表达了对荷花的深厚情感,同时也体现了荷花的孤独与高洁,不与世俗为伍,只与明月为伴。尾联“却笑满城纷绣毂,濂溪此意更同谁”,诗人以一种超然的姿态,将视角转向世俗之人。诗人嘲笑满城的人们纷纷乘坐华丽的车子去欣赏荷花,而像濂溪先生(周敦颐)那样真正理解荷花高洁之意的人,又有几个呢?这一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世俗之人的不屑,也体现了他对高洁品格的追求。诗人通过对比,突出了荷花的高洁与世俗的浮躁,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像周敦颐那样志同道合者的渴望。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对荷花的赞美与林景熙在这首诗中的情感不谋而合,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前贤的敬仰以及对高洁品格的坚守。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林景熙《陶山十咏和邓牧心·陶宴岭》

下一篇:宋·林景熙《羞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