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姿雅素":酴醾花天生雅致素洁,
"不管群芳妒":任凭群芳嫉妒也不在意。
"微笑倚春风":花朵在春风中含笑摇曳,
"似窥宋、":仿佛在凝望宋玉笔下的美人、
"墙头凝伫":那位窥墙凝望的美人。
"一春花草":整个春天的花草,
"陡觉更无香":忽然显得毫无芬芳,
"悬绣账":即便悬挂绣帐,
"结罗巾":系上罗巾,
"谁更熏沈炷":谁又能比得上它的香气。
"可堪开晚":花开虽晚,
"未放韶光去":却将美好春光留驻人间。
"生怕糁庭阶":唯恐落花撒满庭阶,
"直不忍、":简直不忍心、
"苍苔散步":在青苔上迈步。
"会须开宴":定要设宴赏花,
"满摘蘸瑶觞":摘取花朵浸入美酒,
"何况有":更何况,
"绮窗人":还有那绮丽窗前的美人,
"娇鬓相宜处":她娇美鬓发与这景致相互映衬、十分合宜。
南宋书画家、词人
杨无咎(1097~1169?),宋代书画家、词人。字补之,号逃禅老人,又号清夷长者,清江(今江西樟树市)人。宋高宗时,因不愿依附秦桧,累征不起,隐居而终。杨无咎善画墨梅,工书法,词亦殊工,被称为“逃禅三绝”。他创作的墨梅在画史上影响深远,在当时已经声名远播,有“得补之一幅梅,价不下百千匹”之说。其书法学欧阳询,笔势劲利。他的词多题画之作,风格婉丽。存世作品有《四梅花图》《雪梅图》。著有《逃禅词》一卷。
1. 分段赏析
上阕:“天姿雅素,不管群芳妒。”荼蘼花天生素雅洁净,不施艳彩,亦不理会群芳的妒忌。此句以“雅素”定调,突出其超然物外的品性,无需争艳便自成高格。“不管”二字显其孤傲,与世俗繁花形成对照。“微笑倚春风,似窥宋、墙头凝伫。”花朵倚风含笑,宛如墙头凝望的东邻女子。拟人手法赋予荼蘼灵动之态,“凝伫”暗藏含蓄情思,似有未尽之言。“一春花草,陡觉更无香,悬绣账,结罗巾,谁更熏沈炷。”荼蘼盛放时,诗人忽觉百花失香;绣帐罗巾的熏香亦黯然失色。以“陡觉”转折,强调荼蘼香气之清冽压倒群芳,更胜人工香料。悬帐结巾的细节,暗指闺阁雅趣不敌自然芬芳。下阕:“可堪开晚,未放韶光去。”荼蘼迟开,却似有意挽留春光。暮春本为百花凋零之际,“未放韶光去”将其喻为时光的守护者,赋予主动意味,透出对春逝的眷恋与无奈。“生怕糁庭阶,直不忍、苍苔散步。”诗人因怜惜荼蘼落花铺满庭阶,不忍践踏苍苔小径。“生怕”“不忍”直抒珍重之情,落花与苍苔的意象交织,既写花事将尽的萧索,亦见对自然微物的细腻关怀。“会须开宴,满摘蘸瑶觞,何况有,绮窗人,娇鬓相宜处。”末句转至宴饮场景:采撷荼蘼浸入美酒,与绮窗佳人共醉。花映人面,人衬娇鬓,物我相谐。“相宜”二字收束全篇,点出花、酒、人共构的暮春雅趣,愁绪终被当下的欢愉消解。
下一篇:宋·杨无咎《殢人娇(李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