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阴急景暗推迁":光阴似箭岁月如流,人世的光景在暗暗推移。
"减绿鬓":转瞬之间我乌黑发亮的头发早已失去了昔日的光泽,渐渐变白,
# 绿鬓:乌黑而光亮的鬓发,引申为青春年少的容颜。
"损朱颜":我青春红润的面容已变得憔悴不堪。
"利名牵役几时闲":为尘世的名缰利锁所牵绊役使,真不曾有几时清闲过。
"又还惊":此刻又猛然惊悟,
"一岁圆":倏忽间又一年过去了。
"劝君今夕不须眠":劝你今夜不要去睡觉。
"且满满":且把酒杯斟得满满地,
"泛觥船":畅饮着这船形的大酒杯里的美酒。
# 觥船:船形大酒杯。
"大家沈醉对芳筵":在这精美的筵席之上,和大家一起共饮求醉。
# 芳筵:精美的筵席。
"愿新年":但愿新的一年,
"胜旧年":能比往年过得更好。
南宋书画家、词人
杨无咎(1097~1169?),宋代书画家、词人。字补之,号逃禅老人,又号清夷长者,清江(今江西樟树市)人。宋高宗时,因不愿依附秦桧,累征不起,隐居而终。杨无咎善画墨梅,工书法,词亦殊工,被称为“逃禅三绝”。他创作的墨梅在画史上影响深远,在当时已经声名远播,有“得补之一幅梅,价不下百千匹”之说。其书法学欧阳询,笔势劲利。他的词多题画之作,风格婉丽。存世作品有《四梅花图》《雪梅图》。著有《逃禅词》一卷。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除夕抒怀的宋词。上片描绘了岁月匆匆流逝,词人被功名利禄牵绊而劳碌不得闲的境况,体现了对年华易逝的感慨;下片写除夕之夜劝人开怀畅饮,表达了对新年胜过旧年的美好愿望,展现出对未来生活的期许。
2. 写作手法
直抒胸臆:词开篇以“减绿鬓”“损朱颜”直白写岁月催人生华发、逝容颜,道尽时光流逝的沧桑感,隐含对年华不再的悲慨。结句“愿新年,胜旧年”亦直吐心愿,于除夕芳筵劝饮之际,直白表达对新年超越往昔的期盼,将对时光的怅惘与对未来的憧憬融于直率笔墨,情感真挚且耐人寻味。
3. 分段赏析
词的上片:“穷阴急景暗推迁”一句描绘出在岁暮隆冬之时,时光悄然流逝的情景。“穷阴”点明了寒冬的时节特点,“急景”强调了时光的匆匆,“暗推迁”生动地表现出岁月在不知不觉中推移,营造出一种时光易逝的氛围。“减绿鬓,损朱颜”具体写出了时光流逝带来的结果。“绿鬓”代表着青春年少时乌黑的头发,“朱颜”象征着青春美丽的容颜,形象地描绘出随着岁月的消磨,乌黑的头发渐渐稀疏变白,红润的容颜逐渐憔悴衰老,表达出对青春不再的惋惜与感慨。“利名牵役几时闲”此句直接抒发了词人的感慨。指出自己被功名利禄所牵绊驱使,没有多少悠闲的时光,“几时闲”以反问的语气,强烈地表达出对为名利所累生活的无奈和不满。“又还惊,一岁圆”细致地刻画了词人对时间流逝的惊讶。强调了岁月匆匆,让人猝不及防,暗含着对时光飞逝的无奈和对过去一年的感慨。词的下片:“劝君今夕不须眠”以劝诫的口吻开篇,营造出一种热闹的氛围。“今夕”明确了时间是除夕之夜,词人希望大家不要在这个夜晚入睡,为后文的尽情欢乐做了铺垫,体现出一种对节日的期待和热情。“且满满,泛觥船”生动地描绘出劝酒的场景。形象地写出了大家畅饮大酒杯中酒的情景,表现出一种豪爽、欢快的饮酒氛围,体现出词人对尽情享受此刻欢乐时光的倡导。“大家沈醉对芳筵”进一步描绘了众人在丰盛筵席前的状态,突出了筵席的丰盛和欢乐的氛围,表达出一种享受当下、忘却烦恼的情感。“愿新年,胜旧年”直接表达了词人对新一年的美好祝愿。“愿”字体现出一种真诚的期盼,“新年胜旧年”简单而直接地表达了希望新的一年在各方面都能超越过去一年,蕴含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
4. 作品点评
《双雁儿・除夕》是宋代除夕词中别具一格的作品。其立意新颖独特,一反传统除夕词的欢乐喜庆,转而抒写岁月流逝带来的淡淡哀伤,以细腻笔触勾勒出时光易逝、为名利所累的感慨,别具情致。在宋代众多除夕词中,它以独特的情感基调脱颖而出,不仅展现出作者对人生的思考,也为除夕词的创作开拓了别样的情感表达路径。
上一篇:宋·杨无咎《瑞鹤仙·听梅花再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