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雪凌霜":颜色比霜雪还要洁白。
"平欺寒力":毫不畏惧严寒的力量,
"搀借春光":借了春天的光彩。
# 搀:抢先。宋赵鼎臣《客舍喜雪呈郡稽仲再和》诗:“天下纷纷地下匀,搀先来作塞垣春。”
"步绕西湖":绕着西湖走一走,
"兴余东阁":兴致未尽地来到东阁,
"可奈诗肠":诗兴在心中涌动难以抑制。
# 诗肠:诗思;诗情。
"娟娟月转回廊":美好的月亮转过曲折的回廊。
# 娟娟:明媚美好的样子。南朝宋鲍照《玩月城西门廨中》诗:“未映东北墀,娟娟似娥眉。”
"悄无处、":无处可以安置、
# 悄:一作“诮”。
"安排暗香":安排了暗香流淌。
"一夜相思":经过一夜的相思,
"几枝疏影":那几枝梅花稀疏的影子,
# 疏影:此用林和靖《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句意。
"落在寒窗":映照在寒冷的窗上。
南宋书画家、词人
杨无咎(1097~1169?),宋代书画家、词人。字补之,号逃禅老人,又号清夷长者,清江(今江西樟树市)人。宋高宗时,因不愿依附秦桧,累征不起,隐居而终。杨无咎善画墨梅,工书法,词亦殊工,被称为“逃禅三绝”。他创作的墨梅在画史上影响深远,在当时已经声名远播,有“得补之一幅梅,价不下百千匹”之说。其书法学欧阳询,笔势劲利。他的词多题画之作,风格婉丽。存世作品有《四梅花图》《雪梅图》。著有《逃禅词》一卷。
1. 分段赏析
上片起句“傲雪凌霜。平欺寒力,搀借春光”,以简洁有力的语言,赋予梅花以人的姿态和力量,生动地展现出梅花傲立雪中、直面寒霜、无视严寒威压且仿佛主动借取春光的坚韧不屈与高洁独立,饱含词人对梅花的赞美之情。“步绕西湖,兴余东阁,可奈诗肠”,词人将自身活动与心境融入其中,“步绕西湖”“兴余东阁”描绘出其在美景中悠然漫步、兴致盎然的状态,“可奈诗肠”则直白地表现出面对梅花这般景致,诗兴在心中翻涌难以抑制,情景交融,使读者能深切感受到词人对梅花的喜爱与赞美。下片“娟娟月转回廊。悄无处、安排暗香”,描绘出一幅清幽静谧的月夜景象,美好的月光缓缓转过曲折回廊,而梅花的暗香在寂静中悄无声息地弥漫,却又仿佛无处安置,“悄无处”“安排”巧妙地将无形的暗香具象化,营造出空灵朦胧的意境。“一夜相思,几枝疏影,落在寒窗”,词人直抒胸臆,将“一夜相思”之情寄托于几枝映在寒窗之上的梅花疏影,“疏影”“寒窗”等清冷意象,既勾勒出清冷孤寂的画面,又传递出词人深切的思念之情,景与情高度融合。
上一篇:宋·杨无咎《曲江秋》
下一篇:宋·杨无咎《卜算子·婆娑月里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