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近青春":春天渐渐临近,
"试寻红瓃":试着寻觅红色的花苞,
"经年疏隔":已经多年没有亲近了。
"小立风前":在风前短暂站立,
"恍然初见":恍惚间像是初次见到,
"情如相识":情感如同旧相识一般。
"为伊只欲颠狂":为了她只想要癫狂迷醉,
"犹自把、":却仍然把、
"芳心爱惜":自己的芳心珍惜爱护。
"传与东君":传话语给司春之神,
"乞怜愁寂":请求怜悯这愁绪孤寂,
"不须要勒":不要加以约束阻拦。
南宋书画家、词人
杨无咎(1097~1169?),宋代书画家、词人。字补之,号逃禅老人,又号清夷长者,清江(今江西樟树市)人。宋高宗时,因不愿依附秦桧,累征不起,隐居而终。杨无咎善画墨梅,工书法,词亦殊工,被称为“逃禅三绝”。他创作的墨梅在画史上影响深远,在当时已经声名远播,有“得补之一幅梅,价不下百千匹”之说。其书法学欧阳询,笔势劲利。他的词多题画之作,风格婉丽。存世作品有《四梅花图》《雪梅图》。著有《逃禅词》一卷。
1. 分段赏析
上阕:“渐近青春,试寻红瓃,经年疏隔”词人描绘了春天渐渐来临的景象,试着寻找那红色的花朵,虽然多年没有亲近,但内心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已经萌动。这里的“红瓃”为红色的花朵,象征着美好和爱情。“小立风前,恍然初见,情如相识”是词人站在微风中,恍惚间像是初次见到那美好的事物,情感如同旧相识一般。通过对环境和情感的描写,展现了词人内心的细腻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下阕:“为伊只欲颠狂,犹自把、芳心爱惜”词人为了她只想要疯狂,却仍然把自己的芳心珍惜。这一句表达了词人对美好情感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体现了词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传语东君,乞怜愁寂,不须要勒”是词人传话给司春之神,请求怜悯自己的忧愁寂寞,不需要约束。这一句表达了词人对美好情感的祈求和对忧愁寂寞的无奈。
上一篇:宋·杨无咎《水龙吟·武宁瑞莲》
下一篇:宋·杨无咎《曲江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