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朝代:宋作者:张镃浏览量:1
qiū
jìn
shū
biāo
wèi
zhuǎn
liáng
cǎi
pán
zhū
chuán
shāng
jiā
tiān
shàng
pín
féng
jié
què
lǎo
rén
jiān
wèi
yǒu
fāng
chán
nèn
míng
qíng
qiǎn
quǎn
què
xié
jiè
cāng
láng
guā
pán
huá
jǐn
kòng
ér
dǎo
hàn
jīn
yǎng
shèng
huáng

译文

秋天临近,秋风稀疏但还没有变得凉爽,华丽的楼阁里已经开始围绕着彩盘传递酒杯。在天上,像七夕这样美好的相聚节日频繁遇到,然而在人间,想要留住青春却没有办法。月亮刚刚明亮,散发着柔和的光,让人心中生出缠绵的情思,银河斜跨天空,呈现出青苍之色。装饰华丽的瓜盘,只不过是孩子们玩闹的东西,如今面对干旱,只能仰仗圣皇祈祷上天降雨。

逐句剖析

"秋近疏飙未转凉":秋天临近,秋风稀疏但还没有变得凉爽,

"彩盘珠阁已传觞":华丽的楼阁里已经开始围绕着彩盘传递酒杯。

"佳期天上频逢节":在天上,像七夕这样美好的相聚节日频繁遇到,

"却老人间未有方":然而在人间,想要留住青春却没有办法。

"蟾魄嫩明情缱绻":月亮刚刚明亮,散发着柔和的光,让人心中生出缠绵的情思,

"鹊河斜界色沧浪":银河斜跨天空,呈现出青苍之色。

"瓜盘华锦空儿剧":装饰华丽的瓜盘,只不过是孩子们玩闹的东西,

"祷旱于今仰圣皇":如今面对干旱,只能仰仗圣皇祈祷上天降雨。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七夕》是南宋张镃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首联点明秋近风未凉,人们已在七夕进行传觞庆祝。颔联将天上七夕频逢与人间难寻长生对比,感慨时光流逝。颈联描绘七夕夜月亮初明、银河斜跨的景色,营造出浪漫氛围。尾联写七夕儿童玩闹,而此时正逢干旱,诗人寄望圣皇祷旱,体现出对民生的关怀。整首诗通过描写七夕节日,营造出从节日氛围到人生感慨再到现实忧虑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时光、生命的思考以及对民生的关切。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词人

张镃(1153~1221?),南宋词人。字功甫,亦作功父,又字时可,号约斋,寓居临安(今浙江杭州)。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隆兴二年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其长于词,内容大都写园林风光、节序感兴、咏花赏月以及交游酬唱等,也有少数词作感怀国事。词风清丽和婉,语言明快洗练。写景咏物,尤为工细。代表作品有《梅品》《仕学规范》。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秋近疏飙未转凉,彩盘珠阁已传觞”,点明时间为秋近,此时秋风虽起但尚未转凉,人们已在华丽的楼阁中,围绕着彩盘开始传觞庆祝七夕。“秋近”交代时令,“疏飙”描绘秋风,“未转凉”说明天气特征,“彩盘珠阁”描绘出庆祝七夕的场所华丽,“传觞”则体现出人们过节的热闹场景,为全诗奠定了七夕节日的氛围。颔联:由七夕联想到天上人间的差异。“佳期天上频逢节”,七夕是牛郎织女相聚的佳期,而在神话中天上似乎频繁有这样美好的节日,充满浪漫与美好。“却老人间未有方”,与之相对,人间一直渴望长生不老,却始终没有找到有效的方法,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生命短暂的无奈与感慨,使诗歌的情感从节日的欢乐转向对人生的思考。颈联:描绘七夕夜的景色。“蟾魄嫩明情缱绻”,“蟾魄”指代月亮,“嫩明”写出月亮初明时的柔和光亮,在这样的月色下,让人心中不禁生出缱绻之情,营造出浪漫的氛围。“鹊河斜界色沧浪”,“鹊河”即银河,银河斜跨天空,呈现出沧浪之色,“斜界”形象地描绘出银河在天空的形态,进一步渲染出七夕夜的神秘与浪漫,同时也烘托出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尾联:从节日场景转向现实问题。“瓜盘华锦空儿剧”,描写七夕时儿童围绕着装饰华丽的瓜盘玩耍,充满童趣,但“空儿剧”暗示这只是孩子们的游戏,与当下的现实问题形成对比。“祷旱于今仰圣皇”,直接点明当下正处于干旱时期,人们只能仰仗圣皇祈祷上天降雨,表达出诗人对干旱的忧虑以及对圣皇的期盼,使诗歌的主题从对七夕的感慨上升到对民生的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张镃《次韵吕浩然四首其一》

下一篇:宋·张镃《道经寒芦港》

猜你喜欢